第(1/3)頁 李輝聽到這聲音,心里雖然在打鼓, 其實手術室里有手術室的規矩,主刀的決策,少開口, 但是李輝還是不由地打破了這個規矩,問道:“陸成,你接下來要干嘛?” 同樣的,在問話的時候,李輝心里隱隱約約地飄出來一個想給陸成貼上的標簽:無中生有,自傲狂魔? 莫不是這陸成以為,第一次的時候,他發現了自己沒有發現的巨大肩袖,就能夠再一次地發現我們在核磁上都看不到的其他診斷? 這個病人的診斷,非常明確,就是肩關節滑膜炎和游離體,而且滑膜炎應該是游離體引發的。 如果這是膝關節手術,李輝一句話都不會說,但是肩關節手術,病人是全麻,倒是沒關系。 陸成自然不好解釋,他剛剛在取出了那塊游離體之后,雖然暴擊出了巨額傷害,但是病人的紅色光團卻并未消除,仍然有995的血條! 陸成知道這是其他人都看不到的。 但是,陸成找完了關節腔內一圈,都沒有辦法找到這剩下的血條是怎么回事,或者說是引起這血條的疾病, 因此,陸成只能往肩關節的另外一個間隙,也就是肩峰下間隙去。 于是陸成只能嘴上說:“李老師,這個病人的肩峰下間隙我們還沒看呢,就順便看一下,可能也需要清理也不一定。” 肩關節,有兩個間隙, 如果在影像學資料上,沒有明確看到另外一個間隙有需要治療的診斷,可以不去看。 但是關節鏡除了是治療的手段外,它最開始背發明出來的目的就是為了發現影像學發現不了的診斷的。因此,它的第一作用其實就是明確診斷。 李輝閉上了嘴,陸成的說法和他的想法差不多, 他也不阻攔,若是陸成沒有辦法承認自己認知有限,人力有窮這個事實, 他永遠成長不起來, 多觀察一個間隙對病人有好處,不會有害處, 只有真正地經歷了錯誤,才知道錯誤從何而來, 這是行教,自教。 洗手護士一直盯著李輝看,她自然曉得骨三科王曉陽主任組有哪幾個人可以主刀,雖然今天突然換了一個人,但是她也聽說了周六跟臺的護士在群里面講了, 有一個實習生特別牛叉, 一個人在直播面前扛住了壓力,做完了直播手術的開場, 這很厲害。 她也猜出來了陸成可能就是那個實習生, 但是,陸成能不能主刀,下一步操作要不要繼續,還得看李輝的意思。 李輝不說話,她就只能給:“尖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