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莫負寒夏》
第(3/3)頁
在開了接近一個小時的盤山公路后,旅游大巴駛入苗寨景區。現在是淡季,又是工作日,放眼望去,整個寨子里人似乎也不多。
木寒夏沿著曲折的石板街往里走,沿途是帶有民族風情的小樓,背后是巍峨青山。整個苗寨,分布在兩座山上,隔著一條窄江相望。大部分的建筑都在其中一座山上,景色自然也在那頭。于是木寒夏按照之前客棧老板娘的指引,走過江上的一座小橋,在建筑較為稀疏的另一座山上,尋找住處。這樣,對面苗寨的風景,就能盡收眼底。
這一面山上沒有公路,只有石階小道。木寒夏爬上山,沿途經過許多客棧和民居都在攬客。她沒有停留,直至接近山頂,回頭望去。此時已是下午,陽光隱隱約約,那一條窄江碧透如玉,奔騰纏繞。對面的山上,薄霧彌漫,木質的苗家吊腳樓,層層疊疊,從山腳一直堆到山頂。宛如世外桃源,靜美入畫。
木寒夏微微失神,不自覺地露出笑意。拍了張照片,發給林莫臣。
她選擇了山頂的一家旅館。這里風景最好,自然也是最貴的,在民居里也算是整潔舒適。老板又是個女人,黑瘦而干練。不會太親切,但是平和實在。木寒夏把行李放在房間后,去跟她聊了兩句。問老板以前是干什么的,答曾是登山運動員。木寒夏有些意外,后來又問,那你們原來的隊友,現在是不是也像你一樣,也在山清水秀的地方生活著。老板娘靜了一下,只是笑:“他們基本都埋在山上了。”
木寒夏想,原來每個人都有故事。這大概就是行走的意義。這樣掩埋在世間的微小傳奇,等林莫臣到了,要講給他聽。太多太多的事情,在這個遠離都市的地方,要講給他聽。
吃完晚飯,木寒夏下了山,去對面的鎮上逛了。也找到了那家寺廟,求了好幾個平安符。一個給遠在美國的老伯特,一個給何靜,一個給陸樟,一個給孫志。
還有兩個,顏色相同的,給林莫臣和她。她把這兩個放在錢包里,然后站在人丁稀落的街頭,給林莫臣打電話。
“你信這些東西?”他低笑。
“我信啊。”木寒夏答,“我不信鬼神,但是我相信寄托了美好愿望的東西,會讓人更幸福。”
她答得平和,林莫臣安靜了幾秒鐘,說:“好,等我過來,親手交給我。”
“你什么時候來?”
“后天。”
“我等你。”
我曾說過總是看不清你的真心。
后來,你也說看不到我的心。
可是浮華落幕后,多么慶幸,我們依然在一點點靠近,一點點珍惜。
木寒夏回旅館時,看到老板娘一人站在玻璃前,駐足遠望,不知在想什么。木寒夏沒有打擾,徑自回到房間里。來之前她就看了天氣預報,這兩天都是陰轉小雨,氣候濕潤溫和。想著即將到來的林莫臣,心中一片回歸圓滿的柔軟。
這一晚她睡得很沉,后半夜隱約聽到外頭有些轟鳴的動靜,但是沒有清醒過來。等到天亮時,才聽到窗外、屋頂,四處是落雨聲。她起身拉開窗簾,看到一片茫茫水霧,瓢潑般的大雨,不知何時已落了下來。
? ?這幾天本來我想閉關寫完,也沒怎么看評論。沒想到有讀者爭論得激烈。首先說87億這個數。文中已提到,林莫臣是問“近期可籌資金”,雖然放了新聞出來,這筆錢肯定不能一夜到位,老墨不至于這點常識都沒有。而且假使一夜到位,正常炒股的人,也不可能87億一次買進。包括林莫臣增持風臣股票,我寫的是“宣布”,不是已買。當然這事兒怪我,這種事一向寫得不細以為沒必要。下次注意。另外這本書做了不少新嘗試。引用了不少現實素材,爭議就會比較大,因為每個人的認知都不一樣。包括“為國護盤”,我寫的就是自己看到的接觸到的。這一點不想多解釋了。要說的是,老墨一向的態度是評論區言論自由。你們應該也看到,任何批評的帖子,我和版主從來不刪不禁言,這也表達了態度。不過最近有妹紙情緒比較激動,希望你們心平氣和一點,不要互相攻擊。你一定要有自己的觀點,但是不要把自己的觀念強加給別人。這一點無論對于支持還是反對的妹紙都是一樣。如果情緒實在放不下,也可以停一停,氣消了,覺得這書還值得看,非常歡迎你回來。不想看也沒關系,下本書喜歡了再來。十年才修得同船渡,大家相遇就是緣分。現在這份緣分還有幾天就結束了,我們都彼此珍惜,好不好?愛你們,么么噠
?
????
(本章完)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漳浦县|
宽城|
阜平县|
云梦县|
东方市|
扶绥县|
渝中区|
板桥市|
南溪县|
厦门市|
泸西县|
从江县|
赣州市|
栾城县|
桂平市|
巴彦淖尔市|
泰和县|
东乡|
丰县|
钟祥市|
庄浪县|
宿松县|
吴川市|
安西县|
威宁|
宜兰市|
永吉县|
文登市|
新兴县|
怀安县|
辽阳市|
靖江市|
福清市|
永泰县|
青阳县|
嘉兴市|
晋中市|
紫云|
都江堰市|
华池县|
武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