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云龍聽了袁朗的擔(dān)心笑了笑,又搖了搖頭:“嘿,這你就不知道了。 小鬼子一向狂妄,糾結(jié)了上千人就敢往咱們根據(jù)地直插,不稀奇。 他要知道咱們總部在這兒,說不定都敢直奔總部來。” 袁朗皺著眉頭,對李云龍的話不怎么認同。 固然小鬼子很狂妄,以前常干這種事兒。 可什么事兒就怕萬一。 萬一小鬼子轉(zhuǎn)動腦筋了,不按常理出牌,給你下個餌兒怎么辦?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你李云龍一個正確的判斷,可能打一個大勝仗,拯救很多人的生命。 可要是一個錯誤的判斷,那會是什么樣的? 造成的后果,他擔(dān)得起嗎? 李云龍是個打仗好手,常常能想出鬼點子來不按常理出牌。 但他也有粗俗的一面,神經(jīng)大條粗乎大意也是常有的事。 要不然也不至于老是捅婁子,讓總部首長都記住他的“惡名”。 與之相反,袁朗的性格是謹慎中庸,如果讓他來指揮軍隊打仗,那么一定是一板一眼循規(guī)蹈矩。 吃不了大虧,也很能占什么便宜。 趙剛和袁朗相似,與李云龍相反,正與李云龍是個互補的性格,所以上級才派他來當(dāng)政委,給李云龍戴緊箍咒。 “團長,我覺得袁顧問的話是有道理的,這伙鬼子擺明了就是沖咱們來的,恐怕是有一定的陰謀。 我們不妨找上級請示一下,著重關(guān)注周圍日軍的動靜。多派騎兵偵察,防止鬼子援軍的突然出現(xiàn)。” 趙剛的勸阻是好意,可是他的建議提的太急了。 李云龍不高興,反了反了,一個政委一個顧問,是在挑戰(zhàn)他的權(quán)威嗎? “張大彪,新二團誰是團長啊?” 被叫到的張大彪,下意識地挺直腰桿:“報告團長,新二團團長是李云龍。” 袁朗和趙剛都明白了,李云龍對他們的指手畫腳不滿了,這是在示威呢! “你是團長你說了算。”袁朗就坡下驢,之后便坐在一旁閉口不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