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越州。 大概的位置就是現(xiàn)在的紹興左右。 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中期,從小黃山文化開始,已有約9000年歷史。 越國古都建于公元前490年,距今已有近2500年建城史。 隋朝,廢會稽郡,改東揚州為吳州,并山陰、永興、上虞、始寧為會稽縣,并余姚、鄞、入句章縣,轄會稽、諸暨、剡、句章四縣。并設吳州總管府,治會稽,總管原東揚州諸郡。,廢吳州,以原吳州境置越州,治會稽,是為越州名稱之始。 武德四年以剡置嵊州,并析置剡城縣,析句章之余姚置姚州,析句章之鄞置鄞州。 改會稽郡為越州,治會稽縣,轄會稽、諸暨、剡城三縣和嵊州、姚州、鄞州三州。 同時置越州總管府,駐會稽縣,管越、嵊、姚、鄞、松、綢、衢、麗、嚴、婺十一州。 老李當皇帝之后,改越州總管府為越州都督府,督越、嵊、鄞、麗、婺五州。越州定為中都督府,所督不足十州,隸屬于江南道。 蕭申早早的倒了越州,并在江南造船廠熟悉環(huán)境。隨后抵達的就是蕭遠山,以及瘸子等人了。 提起越州,就不得不說茅山上清派。 現(xiàn)任茅山上清派掌教名叫潘正師,此人還是大唐國師。 對你沒看錯,唐朝別看佛教昌盛,但是國師一直都是上清派的牛人,第十代、十一代、十二代、十三代、十七代掌教,全都是大唐國師。 潘師正,字子真,趙州贊皇(今河北趙縣)人,隋文帝開皇四年生于一個世代官宦之家。 此人,出生后發(fā)現(xiàn)他腳板上有靈龜?shù)募y路,實為神異之象,又發(fā)現(xiàn)他雙手過膝,更是奇特。 潘師正五歲時,其父死于攻打陳朝的戰(zhàn)場上,家道由此衰落,其母魯氏帶著他回歸贊皇老家,母子相依為命。 此后,在信仰道教的母親的教育下,常誦《道德經(jīng)》。 潘師正十三歲那年,母親去世,為母守墓,成為遠近聞名的孝子。 大業(yè)年間,茅山道士劉愛道北上傳道,見到了潘師正,二人見面,談話十分投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