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野史記載,唐文宗時期,大豆是最貴的時候。 不知道是哪個人才發現了大豆的商機,說是大豆能“風”胸。 然后某本古籍上就記載了這么一段話:開成間,京畿豆貴,石十金。 唐朝一石大概是53公斤,也就是106斤。 售賣價格是十金,金不是黃金的金,而是銅錢。 漢唐的時候,皇帝賞賜臣子的時候說的賞萬金,其實也就是一萬個銅錢。 唐朝前期,黃金的名字不叫黃金,而是叫鎰,因為提煉技術不行,基本都是把金銀器皿賞賜給臣子。 所以說,大豆最貴的時候一石的價格才是個銅錢,可想而知貞觀年間,大豆是如何的爛大街沒人要。 當然了,因為秦爵爺的出現,再加上貞觀超市賣豆腐,每天的供應量很大,所以大豆目前的價格是八個銅錢一石。 要知道,貞觀五年開始,一直到李治當皇帝末期,一斗米的價格始終穩定在五文錢左右,一石米的價格最高沒超過五十文錢。這本書開始的時候,我查過資料,武德元年一直到貞觀三年,米價是450文到1000文左右,《通典》里面也是這么記載的。 有人聽說秦家莊開始囤積大豆了,牛車當即就排起來長龍。 如果秦爵爺收糧食的話或許有人會保持觀望的態度,但是收大豆就不一樣了,這玩意兒除了做豆腐沒人要的。 五姓七望在收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明顯也是一愣神。 尤其是王仁祐,他搞不明白,秦長青為什么要收購大豆。 以前的關隴,種一季的大豆,足夠大唐用兩三年了。現在貞觀犁普及之后,光是關隴一季大豆的產量現在能維持大唐五年的大豆消耗。 李恪和李泰,此時正坐在酒樓里面,也是奇怪的看著秦長青。 “妹夫啊,一碼事是一碼事,收購大豆不賺錢的,這買賣我們不做!”李泰第一時間開口。 “我也沒打算和你們做啊。” “……”李泰:妹夫,你這么嘮嗑容易被人打死,你信不信? “我呢,就是請你們吃飯的。” 秦爵爺頓了頓,“另外啊,貞觀超市的奶茶檔口,要加項了。” “那是不是動物園的小食,也能加項了?”李恪當即眼睛就亮了。 沒辦法啊,李恪現在窮的叮當響,從老李那里弄來點兒錢,全都砸進動物園了。 最可氣的是,這個狗幣妹夫忒不要臉了,居然拿著欠條,當著皇帝的面前嚷嚷著子債父還。 老李收了欠條之后,把李恪劈頭蓋臉就是一頓罵,沒用的東西,別人和秦長青做生意都掙錢,你倒好,一下子欠了一百多萬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