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秦長青說話間,老李等人也紛紛進了食堂,找空閑的椅子坐下。 “你們都知道,當年有個叫孫子的家伙出現之后,一句兵不厭詐,就讓打仗這件事兒就徹底變味兒了,沒有什么武德可講了。其實則不然,還有一個比孫子更加不講武德的,他的名字叫管仲。” 秦長青隨后說了一個故事,在春秋前期,五大霸主還沒定型的時候,管仲在齊國為相,用了一個最狠毒的陽謀,沒費一兵一卒,就干掉了魯國。 管仲用的就是經濟手段打了一場貿易戰,徹底征服了魯國。 齊魯兩國的老祖宗,一個是周公,一個是姜子牙。兩國歷史淵源深厚,本應睦鄰友好,但卻一直暗中較勁。雖然在很多方面都互不相讓,但兩國之間的經濟往來,卻非常密切。 那個時候的魯國生產一種又細又白的絹布,叫“魯縞”,以薄聞名。用“魯稿”這種布做的衣服非常有檔次,所以當時的貴族非常喜歡。 管仲讓齊桓公不要在穿齊國絲綢所做的衣服,而改穿魯縞。 不僅國君這樣,管仲還要求大臣們效仿國君也這樣做。 不久,齊國許多百姓看到自家君王和那些大臣們都穿魯縞,于是紛紛效仿。 于是,魯縞又成了齊國流行的主旋律,誰要不穿魯縞做的衣服,出門上街都不好意思和別人打招呼。 魯縞徹底打開了齊國的市場,齊國開始大量購買魯縞。 沒多久魯縞被齊國炒成了天價,這可樂壞了魯國。 由于魯縞供不應求,價格猛漲,魯國人地也不種地了,都來生產魯縞魯縞賣的錢足夠買糧食了。 為此魯國人還嘲笑管仲是個二逼,簡直就是在給魯國的兜里塞錢。 但是這種現狀沒有持續多久,一年之后,齊桓公與大臣們突然全部穿回正常的衣服,齊國百姓們也不在熱衷于穿魯縞,魯縞的銷量驟降。 同時管仲命令斷絕與魯國的一切經濟往來,停止進口魯國的魯縞。沒過多久,魯國就表示臣服于齊國。 原因很簡單,魯國人都去生產魯縞導致沒有人種地了,糧食短缺就算了,糧價還暴上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