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雖然傳令兵想勸說這樣做危險,但侯君集是大帥,正交戰的時候,侯君集說什么就是什么,這叫令行禁止。 和侯君集預判的不錯,路查九齡也在觀察戰場,吐蕃的人數眾多,隨隨便便都可以開城門給予唐軍致命的騎兵打擊。 就在侯君集還沒將中軍變陣的時候,路查九齡就開始下令,打開城門放下吊橋,放三千輕騎出城,直接懟侯君集的中軍。 能沖到中軍砍了侯君集最好,沖不到中軍就突圍,在唐軍的外圍襲擾,這種打完就跑的勾當,吐蕃騎兵最在行了。 看著放下的來的吊橋,侯君集的嘴角忍不出露出一抹嘲諷的笑容。 做統帥的,最值得驕傲的地方就是,不管對方是什么牛馬,我都能預判你的預判! 吊橋緩緩放下,一隊吐蕃騎兵奔跑而出,侯君集笑了,“中軍散,騎兵出擊,把這股騎兵給本帥打殘!” 攻城的一方,有時候希望對方打開城門,但更多的時候,還是喜歡自己攻破城門。 因為兵力懸殊,在沒有更大的損耗時,進入城內,就會任人宰殺,得不償失。所以侯君集在等,等對方出來,將對方能打的隊伍一一耗盡。 弓弩手一輪拋射時候,迅速后撤,給騎兵突刺留出來奔跑的距離。 當雙方的騎兵狠狠撞在一起之后,就徹底彰顯了馬鐙的用途。 在馬鐙沒出現之前,人幾乎都是綁在馬背上的,發力點很弱。 但有了馬鐙之后,腳下生根,發力很強,唐軍的沖鋒明顯更占據優勢。 掏出來單筒望遠鏡,侯君集看向城墻,已經有更多的士兵登上去,勝負也在這一瞬間。 然而,在城內又出現了一股騎兵,沖向城墻,對著城墻下的軍卒砍殺。 “小瞧你了!” 侯君集聳聳肩,“把城外的騎兵,徹底殲滅!” 令旗手在次在高臺上打起令旗,又有一波唐軍騎兵沖出本部陣營。 攻城的隊伍緩緩后撤,只留下雙方的騎兵,硬碰硬的砍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