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漢山城。 就是現在大概首爾的位置。 劉仁軌帶十艘戰船,原本想繞道百濟,直奔新羅首都金城。 在行程走了一半之后,劉仁軌放棄了原有的計劃。 而是選擇在新羅東北部的漢州港登陸。 之所以選擇在這里,是因為這里是百濟、新羅的東北部邊境,就連高句麗,也一直想把漢州給打下來。 劉仁軌出使新羅為了什么?當然是為了打仗,當然是為了販賣軍械了。 第一次坐船出海,起初劉仁軌還有點不適應,但在海上航行了三天之后,劉仁軌居然什么都適應了,不暈船就已經很牛逼了,關鍵是劉仁軌居然能辨別出來方向。 要知道,在海上辨別方向是有多困難,可人家劉仁軌自帶導航功能,你不服都不行,仿佛劉仁軌就是為了大唐水師應運而生的。 要知道,在后面劉仁軌干掉了小矮子的水師,近乎全殲,沒點水戰的本領肯定是做不到的。 可以說,劉仁軌也特喵的是個奇才。 如果不用繞道百濟,那就不需要中途的補給,直接一步到位抵達漢州,登錄后直奔漢山城。 此次出使的翻譯兼錄事參軍姓楊,名字叫做楊敬倫。 和劉仁軌一起站在甲板上,也拿起望遠鏡,像模像樣的朝著漢山城的方向看,“劉大人,此次出海,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回去啊。下官這幾日估算了一下,保守估計咱們要在新羅呆上三年五載了。” 劉仁軌笑著點點頭,“這就是命啊。國內猛將如云,位極人臣的也很多,咱們想出頭很難的。我倒是挺佩服魏王殿下和平西爵爺的,敢于啟用新人。” “下官也很奇怪,咱們都和秦爵爺不熟,甚至連見都沒見過,咱們會向魏王殿下舉薦咱們?” “鬼才知道!” 劉仁軌自打被舉薦一直到出行,也一直是兩眼一抹黑,幾次想拜訪秦長青,都被李泰給攔住了。 因為該說的,李泰都和劉仁軌說了,去找秦長青也是那些話。 “敬倫,我一直在想魏王殿下的話,我甚至覺得,像這樣的出使他國,以后還會有。只要咱們一息尚存,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