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八裴八王在魏晉時代,牛逼的一塌糊涂,先別說從漢朝開始,裴家出了多少位宰相,縱觀整個唐朝,他們裴家就給大唐貢獻了19位宰相,光在唐朝就娶了13位公主。 裴家更被稱作——公侯一門,縱觀整個歷史進程,裴家這樣的家族十分罕見。 看了他們家從漢朝到現在的發展,就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祖墳冒青煙: 宰相69人,大將軍59人,中書侍郎14人,尚書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0人,專使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駙馬21人。 公爵89人,侯爵33人,伯爵11人,子爵18人,男爵13人。死后得到謚號69人,鄉賢30人,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賢節8人。 裴家還是歷代王朝給單獨立傳的大家族,光是單獨立傳者就有600多人,據說七品以上官員就有三四千之多,這還是有記載的。 裴家六百多人的列傳,整理完足足兩卷,數字單位是卷不是冊,更不是史書上的一筆帶過。 裴家最牛逼的是史學和繪圖、制圖。 最早提出地圖比例理論的就是裴家,并且創造了制圖六體,在晉朝的時候就寫成了《禹貢地域圖》、《地形方丈圖》。 唐朝的軍用地圖是很簡單,但里面詳細記載了九州的范域,到具體的山脈、河流、湖泊、沼澤、平原、高原,還都是一一考察落實的結果。 很多人在網上說國外的羊皮地圖什么的,那玩意兒很多都是新鮮出爐的,也不知道那些噴子鍵盤俠有什么理由做牧羊犬,非說國外的東西香。 在和那些噴子們杠一下,已知可考的、最早的專業地理地圖和軍事地圖,是公元254年,晉朝的裴秀帶著團隊測量、繪畫出來的,并且一直沿用到清朝中期。 再說制圖六體,解決了地圖比例尺、方位、距離及其改化問題,是現在全球依舊在使用的作圖理論基礎。 不列顛科技史學家李約瑟教授稱裴秀為中國制圖學之父,與歐洲學者托勒密并稱為世界古代地圖史上東西相輝映的兩顆燦爛明星。 在杠一下就是,李泰重修括地志,基礎就是大唐第二任宰輔裴世距所注的《西域圖志》和《高麗風俗志》,高麗不是地名、也不是國家名,而是形容詞! 秦長青知道裴家的歷史,上輩子也參觀過裴氏祖祠,但很犯難,自己幾斤幾兩心理最清楚,這個碑文的寫作,有點燙手啊……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