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姨夫,你之前路過牛舍的時候,沒注意看嗎?” “沒有啊,除了干凈整潔,沒注意看其他的。” “很簡單的,給他打上一個鼻環,立馬就老實了。” “有什么依據嗎?” “這……” 秦長青也不知道啥一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上輩子的認知里面,老牛就是都打上鼻環的,秦家莊所有更牛都有鼻環,要多老實有多老實。 “是這樣的,我之前看過一本古籍。大概意思就是牛當時沒圈養的時候,力氣大蠻橫,很難巡撫。后來有人就發現,當牛的鼻孔有異物的時候,就會很老實,尤其是在牛鼻子打孔穿繩子,更老實,后來就演變成了鼻環。” 秦長青是純屬瞎掰,“對的,就是這樣的,里面還有一個小故事。我忘記了。” 郭懷仁低頭思索了一會,突然眼睛一輛,“我想起來,你說的是《呂氏春秋》。里面有這樣一個故事。說是有一頭牛突然就不走了,好幾名大力士上去牽牛,甚至拉斷了牛尾巴,牛也一步不懂。后來出現一個小孩,牽著牛鼻環,老牛就乖乖的走了,你說的是這個吧?” “……” 秦長青:對,你說的都對,你說什么就是什么,反正我是瞎掰的。 “我這就回工部,讓工部量產!” 老郭說完就要跑,卻被秦長青一把拉住。 “姨夫啊,別急,現在才八月中旬您老晃什么?” 秦長青頓了頓,“這東西要在用的時候才拿出來,您老不愛好名聲我有所耳聞,一輩子致力于給如何提升糧食產量為百姓造福。 可您要知道,當今陛下是您的連襟,如果啊,我說的是如果,你明年在開春的時候,李二陛下被御史言官們噴的時候,你在拿出來,豈不是更好?” “這……”老郭眼睛轉了轉,“你的意思是,會有人那耕田說事兒?不會吧?” “不會?”秦長青笑了,笑容里充斥著鄙夷,“您老等著看吧,會有的!” 秦長青所說的就是貞觀四年春,蔡允恭的侄子蔡文豪所寫的一本《勸農經》,這本書轟動朝野。 但是,屁用沒有,還惹的那年耕種出現了大混亂的場面。 當然這個是后話,后面會寫。 老郭捋了捋胡須,“那這個犁杖,有沒有什么名字?”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