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冬日,夜晚早早地降臨,香客們亦是一早就已下山。 誦經宮里的誦經聲又響了起來。 早祈平安,晚度亡魂。 夏極坐在最后排的蒲團上,雖說他在眾人眼里成了廢人,雖說不少年輕道士會對這位小師叔用“和善”、“同情”和“關心”去包裝他們的優越感和嘲笑。 但夏極還是很受小道姑們歡迎。 就算不少小道姑已經斷了與他雙修的心,卻還是會在入宮時情不自禁地坐在他身側的蒲團上。 之前還沒這么夸張,可現在...在道姑們眼中,這位小師叔在功力全廢之后,周身反倒是平添了一分玄奇無比的魅力,端的是逍遙極了。 再加上小師叔那一股子灑脫氣,就很讓人舒服。 就算小師叔不能被用來雙修,用來養眼也是極好的。 就算不想養眼,用來磨礪心性也是很好很好的。 師叔...可是一個能讓人生出心魔的存在啊。 還有不少道姑忍不住去想,或許小師叔本就是這樣的人,修行如枷鎖,束縛了師叔,久在樊籠里,如今方得返自然。 而現在,一次云游,一次功力全廢,卻是把小師叔從這枷鎖里解脫了出來。 更有一些腦回路清奇的道姑會想,不如在武當再設一個心魔閣,讓小師叔去做這心魔閣閣主,后起修煉的道姑可以天天去看師叔,以磨礪心性... 所以,誦經堂的情景就很古怪。 夏極無比打醬油地坐在后排。 而他身周,尤其是身后坐著一眾道姑,這些道姑里有貌美嬌麗的,有勤修道法的。 前者使用師叔來養眼。 后者使用師叔來養心。 總之...這就成了一道很古怪的風景。 這又引發了一群檸檬精的悄悄腹誹。 “繡花枕頭就是繡花枕頭,空有一副好皮囊,卻是可惜了。” “塵師叔,張松張柏師兄,憐星子師妹都沒出事,就他出事了,這還不能說明什么嗎?” “沒有力量還能再修煉,但師叔這般連修煉的心都沒了的人,實在是...” “我若是師叔,定然知恥而后進,哪怕功力全廢無法修行了,也一定要努力奮斗,而終有一天可以讓天下人知道我的大名!師叔若是能有我一半的上進心,怕是也不會落得如此地步。” “我還曾好意提點過師叔,然而他卻不以為意...” “可惜了。” 夏極偶然也會聽到一些說出口的竊竊私語,以他如今的境界,師侄們就算說的再小聲也會被他聽到,可他真的不在乎。 這一世,他只想逍遙自在。 什么努力奮斗,什么讓天下人知道他的大名,不可能的...這一世,他絕不會有這種目標。 最好不要有人知道他厲害才好。 混吃等死,咸魚不翻身,逍遙山水之間,這才是他的目標。 ...... “爾時,救苦天尊,遍滿十方界,常以威神力,救拔諸眾生,得離于迷途,眾生不知覺,如盲見日月,我本太無中,拔領無邊際......” 誦經聲響著。 又忽地斷了。 門扉打開,潮水般的冬夜冷風從外吹來。 不少人情不自禁地回頭。 只見誦經宮門口站著兩個人。 “武當總管”的大師叔站在后面些,而在前的卻是一個裹著月白道袍的道姑, 面似清霜,淚痣含悲,一雙眸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強大的氣場于那道姑周身生出,卻又如深海藏波,轉瞬不見,而顯得平平常常,有一種鄉間小道姑的隨和感。 道士們自然都明白,這種隨和感名為“和光同塵”。 而他們也都隱隱明白這位二師姑此番外出,是去了一個道教圣地,此時隔了這么久才回來,顯然是有極大收獲。 就算眼頭見識再差的弟子也能看到大師叔走在二師姑身后,這就能說明問題了。 虞清竹看著忽地安靜下來地眾人,溫和地道了聲,“繼續念。”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