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明蘭的反應強烈,重油重鹽的東西一縷碰不得,倒是對剛剛種出來沒幾年的辣椒情有獨鐘,但凡是哪頓飯有了辣椒在,明蘭吃的總能比平時多一些,雖然最后還是吐了出來。 徐章的心是好的,可惜明蘭的身子不給力,硬是不配合,折騰了一個多月,合適的膳食方子沒弄出來,反倒是折騰出好幾樣新菜來。 明蘭的孕吐卻在七月上旬的某一日,忽然就沒了。 連續幾日,見明蘭都沒有反復,吃嘛嘛香,睡眠也很深,每日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之中度過的。 徐章這才有心情,關心起朝廷的公務來。 不過御史臺是個說清閑也清閑,說忙碌也忙碌的衙門,成天不是忙著監督百官,就是變著法的挑刺兒,不是彈劾這個,就是彈劾那個。 大多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今日某某官員的兒子又流連青樓,放浪形骸,豪擲千金,和某家的公子又搶花魁娘子,御史們便參這位官員私德不修,疏于管教,其身不正,連修身齊家都做不到,還談什么治國平天下之類的。 不過最受針對的,還是東京城里頭那些武勛世家的紈绔子弟們,整日招貓逗狗,飛鷹走犬的,只知道流連于秦樓楚館之中,縱情聲色,享受著祖宗余蔭,放浪形骸,惹人生厭。 那些個只是自己紈绔的膏粱子弟倒是還好,沒怎么受影響,可那些個在街面上橫行霸道慣了,經常縱馬飛馳,驚擾百姓,有些甚至肆意毆打百姓的可就慘了。 徐章最煩的就是這些,自他總領御史臺之后,御史臺里的御史們對這些個人憎狗嫌的紈绔們可沒有半點手下留情,光是彈劾他們或者他們親長的折子,便日日不絕,在政事堂里頭堆成了小山。 最后還是韓章有些不勝其煩,親自找上徐章,也不知他們倆私底下說了什么,沒幾日,在大朝會上,朝廷整頓武學的公文就下來了。 朝廷于各路路城增設武學,不論是在東京還是在地方之中,勛貴之家中,但凡是年過十五者,皆要入武學,由朝廷特意挑選出來的學官教頭們教導兵法武藝,而且還退出了一系列嚴格的考核制度,每月一小考,每半年一大考,日日還會有專人記錄考勤。 而且日后勛貴子弟的蔭封,和他們在武學之中的表現直接關聯起來,便是那些個落魄了的勛貴子弟,或者是勛貴家族里頭那些個庶支旁系,皆可入武學進修。 而且每三年武學都會有一次大考,只要是通過考核的,都可以直接進入禁軍,起步就是什長,最高者可直接做到副指揮、虞候。 但想進入武學的話,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首先就得經過一輪考核,要么弓馬武藝嫻熟,要么是粗通文墨,知道些兵法。 等武學的一系列改革措施逐步推進,時間也已經悄然流逝,炎炎夏日逐漸開始有了幾分涼爽的秋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