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對于武將們而言,手中握有兵權,那才是實力的象征。 可徐章奏疏里頭是怎么說的,軍中將校,周歲不得超過六十,軍中士卒,周歲不得超過五十。 士卒們沒有人權,甚至于巴不得退伍回家,種幾畝地,老婆孩子熱炕頭,怡兒弄孫,也免了刀口舔血,擔驚受怕的日子。 一時之間,永平侯府,還有徐章這個名字,一下子就成了眾矢之的,若非徐章的履歷過硬,功勛卓著,估摸著這會兒已經變成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了。 墻倒眾人推,古今皆是如此。 早在寫這封奏疏之前,徐章就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對于現在的情況,倒也不覺得奇怪。 東京一眾勛貴里頭,也就現任神武軍副都指揮使的鄭驍和徐章有些交情了。 知道這封奏疏的第一時間,小鄭指使就馬不停蹄的去了永平侯府,找到徐章,當面質問。 可惜結果卻不會因此而改變。 面對鄭驍的質問,徐章并未推諉,而是客客氣氣把人請到了前廳,奉上香茗,讓人擺上熱氣騰騰的點心,親自招待。 鄭驍仍舊是一臉的不快,喝茶的心思也沒有,追著徐章要交代,非要讓徐章給他一個合理的解釋。 徐章沒有多說,直接反問:“小鄭指使在神武軍呆了也有數年,神武軍招收新卒的規矩是怎樣的,難道鄭指使不清楚?” 鄭驍被徐章問的一愣,早在他初入神武軍之際,負責的便是新軍的招募和操練事宜,對于神武軍招手新卒的規矩自然一清二楚。 “清楚又如何?不清楚又如何?” 這話一出口,鄭驍就有些后悔了。 徐章施然一笑,說道:“神武軍明文規定,新卒年齡最高不得超過四十,最低不得小于十五,軍中老卒,凡年逾五十者,便要自各營之中退下來,或是負責屯田事宜,或是發放路費,自行返鄉。或是留在軍中,擔任教習,負責協助新卒的訓練事宜。” 神武軍同屬禁軍,不同于那些臨時征召的廂軍鄉勇,因北有契丹,西北有西夏,西有吐蕃,西南還有大理,東北還有高麗,是以禁軍士卒,俱是常年服役的常備兵。 負責屯田事宜的,一般都是廂軍鄉勇還有由各地州縣之長招募的百姓。 早在數年之前,嘉佑帝尚在,神武軍草創之際,徐章就已經上奏嘉佑帝,改革軍制,行屯田之策,可惜還沒等這事兒落到實處,一連串的事兒就一件接著一件,把嘉佑帝弄得頭疼不已,也顧不上這事兒了。 西北大勝之后,徐章便曾上奏朝廷,在西北遷徙軍卒家眷,行屯田之事。 可惜朝廷一直沒能給出明確的答復。 直至如今,徐章在治軍十略之中,再度提及此事。 “鄭指使認為,神武軍較之捧日天武等禁軍之中的上四軍如何?較之河東禁軍又如何?” 鄭驍默然。 但事實就擺在眼前。 “可若是朝廷當真依法實行,那那些老將軍們怎么辦?”鄭驍仍不甘心。 徐章卻道:“鄭兄也說了,那些老將軍們!”尤其是在‘老將軍們’四字之上格外加重了語氣。 鄭驍怒氣已消,如何聽不出徐章特意強調的意思。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