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陜西一行,齊衡早已不是昔日那個初出茅廬的愣頭青了。 當著齊衡的面,旁人自然是好言好語,熱情非凡。 背地里的議論,自然更少不了。 甚至有人將其和前幾年聲名鵲起的徐章、顧二三人擺到一塊,稱他們幾個是武勛世家的同齡人里頭,最初類拔萃的,三人還得了個汴京三杰的諢號。 一開始只是在武勛世家年輕一輩里頭流傳,后來人們竟然爭相傳唱。 不過對此還是有人持不同意見,譬如有些人認為徐章剛剛封侯,雖是武勛,卻不能歸屬于世家,不能和那些開國勛貴們一概論之。 還有人說徐章出身金陵勇毅侯府,雖是旁支,卻也是開國勛貴一脈······ 還有些說齊衡雖然立了功,但卻和另外兩人比起來,差的就不是一星半點了,是以不能將其和他們放在一塊兒并稱三杰。 人們說起顧二,更多地卻是說他浪子回頭之類的,還說什么先顧候泉下有知,定然 畢竟徐章和顧二兩人,既是勤王救駕,又是領兵平叛的,也算是功勛卓著了,現在一個平定了隴西,打退了 倒是齊衡,和其余兩人相比,履歷就略顯有些蒼白了。 谷搋 近些時日,隨著西北戰事平定,大宋以絕對的優勢大獲全勝,還打下了十幾個州縣,朝野上下,自仁宗皇帝駕崩那時起就一直憋著的一口氣,總算是吐了個干干凈凈。 對于趁火打劫卻被灰溜溜的打跑了的西夏人,不論是朝堂上的文武相公們還是底層的百姓,都嗤之以鼻,大加嘲諷。 可隨著戰事平定,加之封賞之事也陸續定了下來,恢復了平靜的朝堂之中,忽的又冒出了一些別的聲音。 而今是熙平五年,自官家繼位至今,已然將近四載,昔日的懵懂孩童,不光身量跟麥苗似的迎風便長,心智也在飛速的成長的。 許是因為經歷的多了,小小年紀,便有了幾分淵渟岳峙之象,也不似幼時那般寡言少語,偶爾也會開口,但大多都只是詢問,少有發表以前,大體下來,倒是和以前差不多。 幾個教授小皇帝讀書的大學士們,對于小皇帝的勤勉和用功也都屢屢贊揚,小皇帝趙宗祥并非那等絕世之才,卻勝在勤奮好學,不懂就問,勉強算得上是中人之姿,而且性子和善,與仁宗皇帝幾乎如出一轍,叫幾位給小皇帝講學的大學士以及把這一切都看在眼里的曹太后十分滿意。 可最近朝堂之上,卻忽然有人提及小皇帝曾經的嫡母夏王妃,和他那個早已經入土不知多少年,估摸在現在只剩下一堆白骨的親生父親先夏王。 在這個宗族觀念極重,禮教森嚴的社會大環境之下,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那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了。 舉個例子,就像徐章,自己封了候、得了爵位不說,連帶著他的祖母石氏,母親洪氏還有妻子明蘭,三人接連得了誥命。 就像顧二,他那位出身鹽商之家,早已亡故的生母白氏老夫人,也因著顧二而得了誥命。 小皇帝如今登基已有數載,成了全天下最最尊貴的人,其生父生母,以及將自小將其待在身邊教養的前嫡母,自然也該借著小皇帝的光,得些好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