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而且到時候一旦大雪封住了道路,雙方的糧草供給勢必都將成為問題。 “鴻臚寺右少卿,不過從四品,而此番與西夏議和之事,涉及兩國數十萬大軍,數百萬百姓,數千里疆土,豈會由區區一個從四品的鴻臚寺少卿主事。” 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盛老太太閱歷經驗何其豐富,再加上長柏這么一說,自然也就明白了盛紘心中的顧慮。 “祖母說極是!”長柏道:“議和之舉,事關重大,屆時出面的必是朝中重臣,如今韓大相公坐鎮朝堂,統領百官,又兼著樞密使一職,怕是難得空閑,這差事很有可能會落到錢大相公,或者是哪位尚書身上。” 長柏素來老持穩重,心思細膩又博聞強記,對于朝中局勢不說了然于胸,卻也頗為了解。 盛紘:“······” 祖孫二人的話已經說的夠清楚了,區區一個鴻臚寺右少卿,從四品的小官,如何能夠當得起兩國議和這般大的差事。 怎么說也得是個在朝中分量足夠的要員重臣出面,或者干脆就是好幾個要員一起出面主持此事。 “而且議和之事,牽涉甚廣,與戶部、禮部、兵部均有牽扯,又豈是區區一個鴻臚寺便能囊括了的。” 雖然現如今長柏還是在翰林院里頭當差,做他的圖書管理員,卻也沒有閑著,時刻都關注著西北的戰事和眼下天下的局勢。 “哎!” 盛紘嘆了口氣,滿臉糾結之色。 盛老太太道:“從正五品到從四品,雖只是一級之差,卻是云泥之別,有多少人辛辛苦苦了大半輩子,仍跨不過去。” 盛紘的心思,連長柏都瞞不過,更何況老太太自小將盛紘帶在身邊,細心呵護撫養長大的嫡母。 長柏看著老太太的目光隱隱帶上了幾分欽佩,老太太這話一出口,長柏甚至已經能夠猜到盛紘接下來的反應了。 從正五品到從四品,可不僅僅只是一級的差別,五品的京官東京成里遍地都是,可一旦到了四品,那就完全不同了。 京官若是一到四品,便是外放,那也是一府知府,或是其余手握實權的封疆大吏。 而且以盛紘現如今的年紀,若是此時當真成了鴻臚寺少卿,將來說不定還有可能入中樞呢。 “母親說的極是,是兒子一時想岔了。”盛紘的態度很是恭敬。 盛老太太雖然久居后宅,可一直以來,卻都是盛紘仕途上的指路明燈,先是延請名師教導,悉心督促盛紘讀書,而后又替盛紘求娶王若弗,為盛紘找了個王家這么一個岳家,讓盛紘的仕途得以順遂。 之后更是每每在盛紘即將犯錯之際,耐心提點,讓盛紘避免了不知多少麻煩。 盛紘并非是那等鐵石心腸之人,也不是不知感恩的狼心狗肺之輩,對于老太太,盛紘心底還是很尊敬的。 現在在想想,自己為了林噙霜那個女人,和老太太生了嫌隙囹圄,是何其不該。 當初若是沒有林噙霜,自己和老太太的關系一如最開始那般和睦,在老太太的悉心提點和關照之下,說不定······ 盛紘心中不由得暗自懊悔不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