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那是他們家鄉所在的方向,是他們的家人此刻正身處的方位。 當兵吃糧,保家衛國。 為何是家在前,而國在后? 其實二者并無先后,家國家國,若是無國,哪里來的家,可若是無家,又何來國之一說。 所謂的國,乃是由千千萬萬無窮無盡個小家組成的。 次日清晨,天光微熹,戰鼓轟鳴,馬蹄聲響,西夏鐵騎踏破榆林,城中數百守軍,死戰不退,城墻尸首以后,便退入城中,和西夏大軍展開巷戰拉鋸,堅持了足足兩炷香的功夫,才被盡數殲滅。 從攻城到全滅,攏共一個時辰。 朝陽初升之際,榆林易手,數百忠魂歸于九天。 ······ 寧州。 被西夏鐵騎夜襲當晚,徐章便帶領麾下殘兵橫渡蒲河,直接用大炮轟開城門,然后親自帶領麾下親衛,沖入城中大開殺戒。 不過一夜功夫,便將位于蒲河畔的彭原縣城拿下。 城中千余西夏守軍,或是被殺,或是被擒,或是被沖散了四處逃竄。 緊接著徐章并沒有繼續深入,反而是穩扎穩打經營起了彭原縣城,派出人手重新打通了彭原和寧州方面的道路,和寧州守軍取得了聯系。 彼時作為援軍神武軍也在小鄭將軍的帶領之下緊趕慢趕總算是趕到了寧州。 可惜這次行軍路程太遠,跋山涉水的,神機營的火炮又大又沉,又不方便攜帶。 不過秦州火器營供應的轟天雷和火炮,這些時日早已經陸陸續續的送到了隴右軍手中。 援軍已至,按理說這個時候正是大舉反攻,奪回失地的大好時機。 可反攻的號角卻始終都沒有吹響,或者說身為大軍統帥,陜西路經略安撫使,隴右都督的徐章始終未曾下達大軍反攻的命令。 徐章還好,遠在彭原,身側又無人掣肘,軍中他最大,徐章沒有下令,軍中雖有些許人心中有些疑慮,卻因為隴西乃是彭原一戰,徐章日漸隆盛的威望而將疑惑壓在了心底,認定了徐章必定早有打算。 此刻駐守襄樂的孫平寇就更不必說了,對徐章更是無條件的信任。 早在徐章反攻彭原的時候,徐章就曾去信通知孫平寇,說時機未到,讓他暫時不要妄動,且先固守襄樂一線。 孫平寇對于徐章的話自然是無有不從。 可其他人就未必也會如孫平寇這般想了。 襄樂城。 臨時的中軍大帳之中,孫平寇就被齊衡、小鄭將軍以及軍中一眾將領找上門去了。 “孫將軍!如今援軍已至,為何遲遲按兵不動,任由西夏賊子,侵占我朝疆土,襲擾我朝百姓!” 甫一進門,齊衡就氣勢洶洶、聲厲色茬的質問起孫平寇來。 其身后的一眾將領,也都是一副今兒定要孫平寇給他們一個交代的模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