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收編吐蕃東部的殘兵歸于己用,本就是一開始徐章的打算,相較于宋人而言,這些個長在高原上,過著游牧群居生活的吐蕃人,在騎射一道之上,有著天然的優勢,這是刻在他們骨肉血脈之中的傳承,是他們從小便隨著父輩親長們學習的賴以為生的技能。 吐蕃人大多信奉的都是密宗佛教,教義雖有異于中原佛門,可歸根結底都是同一棵樹上分出的兩根枝丫。 更加關鍵的是,如今吐蕃勢弱,原本強盛繁榮的王朝早已經步入了末途,偌大的一個吐蕃王朝分崩離析,成了現如今各自為政占據各地的大小部落,甚至有許多都已經被西夏蠶食,變成了依附于西夏的步卒。 既然能夠依附西夏,成為西夏的附庸,那自然也能夠依附大宋,成為宋人。 畢竟自唐時文成公主入吐蕃以來,吐蕃受中原漢文化的影響尤為深遠,雖仍然保留了大量番部的習俗,可許多習性較之原先已經相去甚遠,甚至于在許多生活習慣上,已經逐漸向中原人靠攏。 如今的吐蕃東部,雖仍有大部分族人仍保留著游牧的傳統,可有部分族人卻早已經在隴西諸地定居了下來,過上了自給自足的農耕放牧結合的生活。 “都督,木征率部一路潰逃,現如今已經出了蘭州,一直往西去了?!鼻刂莩莾?,州衙前堂之中,徐章手持軍報,正在閱讀,外頭忽的傳來一聲急“報”,隨即便見一個傳令兵匆匆而入,行禮后飛快的道。 徐章微微的注意力仍舊在手中的軍報之上,淡淡的問道:“王破敵所領吐蕃輕騎現到了何處?” 自從瞎吳叱投效以來,隴西南部數州之地,便悉數入了徐章之手,隴西之地,位于青藏高原東麓余部,黃土高原西北部,已然有了高原氣候的現象,又因常年寒冷干燥,水稻在這里根本無法生存。 西北地區,素來便是苦寒之地,隴西雖不是化外,可土地既不豐饒肥沃,又沒有發現什么價值連城的礦山,又被勢力不弱的吐蕃東部占據著,朝廷又飽受西夏和契丹的襲擾,北線和西北戰事從未停止,自然想不起這片被吐蕃人所占據的土地。 這也是為何,朝廷拖了這么多年,雖一直有著心思,卻并不著急將隴西之地收歸手中的原因之一。 可惜現在徐章只是陜西經略安撫使,既不是一路長官,又無執政之權,否則的話,這剛剛入手的洮、岷、成、階四洲,便可以讓徐章好好的經營一番了。 可惜,現在徐章也只能現在這四州之中安插下自己的人手,臨時組織人手,將原本松弛散亂的管理制度略微完善一番,而具體的諸般事務,還得等朝廷下派的官員們下來落實才行。 徐章現在臨時兼管著這四州之地倒也無妨,可若是當真做的太多,反倒是不美,繼續說別的,就說如今徐章手下西軍這十多萬人馬(雖然不一定都聽徐章的),若是再將隴西這么大的地盤交給徐章,將來徐章效仿西夏李氏又當如何? 也正是因為清楚這一點,所以徐章才會一直留在秦州等地,而不是西去親赴這四州之地。 “回都督,王統領帶領麾下騎兵已經抵達蘭州和湟州邊界,河州和熙州方向,瞎吳叱也已經領著本部兵馬一路攻城拔寨,收攏降卒,三日前已經占了通會關,之后一路向北,現在應該已經在攻打河州城了?!? 河州,因北臨黃河而得名,黃河環繞河州而過,黃河以北,便是湟州,黃河以南,則為河州。 因臨近黃河,是以河州雖然地處西北內陸,卻并不缺水,是以水草頗為豐美,土地也還算肥沃。 水乃是生命之源,是以自上古時期開始,人類的祖先就知道臨水而居,是以河州和湟州這些黃河沿岸的州府,定居的人倒是比木征所占據的隴西南部地區要多上一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