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7章 結果-《從農家子開始的古代生活》
第(2/3)頁
“彼時勇毅候徐青睿,任舒州團練使,叛軍主力猛攻廬州,廬州知州派人四處求援,可左近的州縣和指揮營見叛賊勢大,且自身兵力匱乏,只敢據城而守,無人敢冒險前去救援。
唯有勇毅候,率領麾下指揮營與數百鄉勇共千余將士,馬不停蹄的奔赴廬州,意欲剿賊平叛,解廬州之圍,無奈叛賊勢大,且人多勢眾,勇毅候兵敗被俘,身負重傷,后為永平侯所救。
后淮南叛亂平定,永平侯在軍報之中寫,勇毅候雖兵敗被俘,然卻在廬州拖住叛軍主力數日功夫,給了永平侯攻取定遠縣城的時間,又說永平侯悍不畏死,雖被俘,卻寧死不屈,不肯投降叛軍,果敢英勇,不復乃祖英姿,還在奏報之中為勇毅候請功。
彼時叛亂初定,先帝龍顏大悅,便將勇毅候封為江寧防御使,授游騎將軍,還賜下不少金銀田畝以作賞賜。”
“如此說來,這個勇毅候,倒是為忠君愛國,舍生忘死的大忠臣了!”曹太后的語氣已經有了些許改變。
“啟稟太后!若只以一時之勝敗便斷言功過,未免有失偏頗。”樞密院的樞密副使也站出來道:
“從大局來看,勇毅候領千余人馬,在廬州將數萬叛軍牽制數日,致使永平侯以雷霆之勢,攻破定遠縣,大挫叛軍,鼓舞我軍士氣,功勞確實是有的。”
說完這話,這位樞密副使便不再出聲了,不過能站出來不偏不倚的說上這么幾句公道話,已經頗為難得了。
“啟稟太后,功是功,過是過!勇毅候確實立下功勛不假,可其身為勇毅候,卻不知約束自家族人,使之與逆王勾結,謀逆乃是誅九族的大罪,難道就憑以前立下的功勛,便能相互抵消了不成?”
“將來若是人人效仿,有功者居功自傲,以此為憑,觸犯國法,屆時朝廷又當如何處置?難道也要讓其功過相抵嗎?”
御史臺方面仍舊堅挺。
徐章的座師,吏部尚書孫原也站出來說話:“金陵徐氏,雖有族人與逆王有所勾連,但卻并未參與到乙巳之變中,只是在早年間替逆王采買過一批江南女子罷了,雖然有過,但依我朝律例,卻也不至于牽連族人。”
“徐青睿雖為勇毅候,卻非徐氏族長,雖對徐氏族人有管束之責,可彼時其遠在舒州任團練使,不在江寧,鞭長莫及,一時不察,卻也情有可原。”
“永平侯舉薦勇毅候,為其請功,乃是因其在淮南平叛時立下功勛,而非出自私心,然卻有識人不明,視察之罪,但罪加一等,卻無從談起!請探后明鑒!”
孫原為人剛正,若是徐章當真犯了錯,便是自己看重的弟子,也斷然不會替其開口辯解,可今日御史臺忽然彈劾徐章,給出的理由甚至有些牽強,孫原自然看不過眼。
孫原一開口,平日里一向和他穿一條褲子的戶部左侍郎楊啟平,自然也不會坐視,立即出聲附議。
眼見著這么多大佬都出面了,三省六部五寺的文官們自然不會坐視。
武將們就跟不必說了,一向都是御史們彈劾的對象,徐章又兼著神武軍都指揮使的差事,領過兵打過仗,是實打實的文武雙全,在武官之中也頗有威望。
御史言官們雖然言辭犀利,卻也蓋不過滿朝文武。
而且徐章認罪認得這么果斷,一點狡辯都沒有,倒是把曹太后給難住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塘县|
新蔡县|
工布江达县|
云安县|
桂阳县|
凤台县|
察哈|
固镇县|
潞西市|
潞西市|
勃利县|
乳源|
龙游县|
甘德县|
肥西县|
张掖市|
孟州市|
华宁县|
永顺县|
璧山县|
丽江市|
喀喇|
板桥市|
赣榆县|
乌拉特前旗|
青州市|
武夷山市|
甘洛县|
广水市|
扶风县|
贵阳市|
长宁县|
景洪市|
威信县|
武宣县|
宜昌市|
洪洞县|
卓资县|
咸阳市|
宣威市|
九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