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十一月底,臨近年關(guān),徐章從學塾回到石鼓巷,卻察覺到了家里略有些不對勁的氛圍。 “怎么回事兒?”徐章把兩個丫頭叫到書房。 “是食在味好那邊的事情!”翠荷想了想,還是決定告訴徐章。 “食在味好?” 熟食鋪子如今已經(jīng)交給老太太打理,老太太是盛家的老太君,時任揚州通判盛紘的嫡母,有著盛家拂照,在揚州城里,那個不開眼的敢打食在味好的主意。 “詳細說說!”徐章嚴肅的問。 翠荷理了理思路,將事情的原委娓娓道來。 自食在味好成立以來,從一開始的生意平淡,到后來的日漸火爆,因著物美價廉備受百姓推崇,有些住的遠的,甚至不惜每日走上小半個時辰的路過來買。 尤其是住在江都近郊的那些普通百姓們,家境稍微好一點兒,家里也不可能日日殺豬宰雞,是以每隔一段時間總得來城里買些便宜的豬肉回去。 可如今炒菜方才興起,得味樓雖然將炒菜之法流傳了出去,但那只是簡單的法子,每一道菜肴的烹飪法子可都有講究。 尋常百姓家中做飯食,哪里舍得用那般多的調(diào)料,頂多也就是用油簡單的將菜炒熟炒軟了,撒一丟丟鹽巴而已。 可食在味好做出來的鹵味,滋味絕佳,而且新奇,不論是老人孩子還是年輕的男女,都很是喜愛。 更關(guān)鍵的是價格并不算貴,而且還省了烹飪的功夫,拿回家去就可以直接吃了,若是冬日,還能蓋上荷葉放到蒸籠里頭稍微蒸上一蒸。 不過短短幾個月的功夫,食在味好的生意就越來越好,基本上日日都是售罄。 老太太接手食在味好之后,便又命人學著得味樓的模式,將食在味好開到了江都之下的鄉(xiāng)鎮(zhèn),生意也都異常火爆,備受底層百姓們的推崇。 可也因著生意越老越好,收益越來越多,難免也會引來有心之人的覬覦。 而這有心之人不是旁人,正是盛家那位極得主君寵愛的林小娘的族人,如今在外頭替林小娘打理盛紘給的幾個鋪子莊子的管事。 這幾位林氏族人仗著林小娘的威風,借著盛家的名頭,在江都城里橫行霸道慣了,不過幾個小小的管事兒,可排場竟然比起官家老爺來也絲毫不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