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003章 家人-《從農家子開始的古代生活》
第(2/3)頁
俆章順勢走到床邊座下,把手放入祖母粗糙的大手里,笑著喊:“祖母。”
“身上還疼嗎?”石氏的臉上滿是憂色,目光上下左右的打量著俆章,生怕身上少了塊肉。
俆章輕輕拍了拍石氏的手背,笑著說“祖母莫要擔心,孫兒身體壯實著呢,連牛都能打死,祖母您看!”
說著俆章還不忘抬頭挺胸,抬手曲臂,挽起袖子給祖母看他那隆起一丟丟的肱二頭肌。
俆章的到來總算是給沉悶的屋里帶來一絲活躍的生機,梁氏和母親都柔柔的笑了笑,祖母臉上的愁容也退去了不少。
“我家章哥兒長大了,懂事兒了,知道心疼祖母了。”石氏看著這個孫子,眼中已經泛起了淚花。
昨晚的事情她醒來的時候都聽幾個兒媳婦說了,得虧了這個小孫子,她要是真摔實了,哪里還能像現在這么安安生生的坐在這兒。
“可不是,”大伯母梁氏也笑著說:“昨兒個虧得有章哥兒在。”只是眼中還有幾分僥幸和后怕。
俆章笑了笑,沒接話,忽然想起來方才阿娘的話,可屋子里卻不見徐錦和徐繡。
便不禁問道:“大伯母,二姐和三姐呢?”
梁氏把碗放下,走到桌邊倒了碗水,端給石氏:“家里頭現在也沒事兒了,我讓她們去打點豬草回來,光憑你大哥四哥的話打的怕是不夠喂。”
徐家養了兩頭豬,平日里喂得就是糠皮兒混著豬草,不過大多都是豬草,糠皮兒不多,這個時代,家里頭吃糠咽菜的人都不少,糠皮兒雖說不貴,卻也不便宜,好在徐家的地不少,每年的產出也不少,家里的糠皮兒也用不著去外邊買,每年自家打出來的混些豬草也夠用了。
“四哥今兒個不用去學塾嗎?怎么有時間和大哥一塊兒下地?”
徐家家境殷實,村里前些年又辦了個學塾,十里八鄉但凡家里有點條件的,都把孩子送到學塾里頭跟著傅秀才讀書,不求考取功名,但求能讀會寫,識得些字,多些出路,也好過一輩子在地里刨食兒,靠著老天爺賞飯吃。
徐家孫輩的三個男孩兒都去過學塾,大哥徐彬在學塾學了一年多,可卻并沒有多少天賦,只啟了蒙,學了些百家姓和千字文,四書五經學的卻不明就里,倒是跟著傅秀才囫圇學了些史,之后便放棄了學業,準備今年過了秋收之后就去鎮上找個活計,存些銀錢,娶妻生子,成家立業。
四哥徐文比徐彬倒是強上一些,可也沒強多少,而且徐文的性子有些跳脫,受不了讀書的枯燥,坐不住,以前總是吵嚷著要去外邊闖蕩,不過年紀還小,性子也不夠沉穩,祖父和二伯都不放心,便把他拘在家里,一邊讀書習字一邊幫著家里做活。
梁氏說:“你四哥大早就去學塾里頭和夫子告假了,這幾日家里頭亂糟糟,他哪里還有心思讀書,昨兒夜里還非吵著要和你祖父一道去縣里呢,傅先生說了,讓你這幾日也先不用去學塾,等家里的事情處置好了,再去也不晚。”
俆章點了點頭,自家爹爹出了這樣的事情,確實很難無動于衷,吵著要去縣里也屬人之常情,況且徐文今年十三歲了,在這個時代也不算小了,有的人家這個年紀已經娶妻了呢。
眼看著屋子里頭氛圍又沉了下去,俆章眼珠子一轉,起身往外走去,不一會兒就抱著小小一只的明月走了進來,徐晴拿著撥浪鼓跟著后邊。
把小明月塞到阿娘洪氏懷里:“阿娘,你自己帶著小七,我和小六去山上撿些柴火回來,我瞧著廚房外頭柴火沒剩多少了,這幾日家里頭事多,你們怕是也沒時間去山上打柴。”
說完不等洪氏回答便把徐晴手里頭的撥浪鼓取下來塞到小七手里頭,拉著徐晴便匆匆走了出去。
“你身子剛好,別累著了。”
“哎!你帶著小六小心點,別跑遠了!”
“晌午日頭大,別曬著了,早些回來。”母親洪氏追到門口,大聲叮囑著。
“知道了!阿娘放心吧”俆章沖著洪氏擺手笑了笑,拉著徐晴去了灶房便的小柴房。
說是柴房,其實就是貼著灶房墻邊搭的一個簡單的棚子,頂上蓋的還是杉樹皮和茅草。
洪氏抱著笑呵呵把撥浪鼓轉的叮咚響的小七,有些無奈的道:“這小子沒半點兒定性,在家一刻也坐不住。”
傅氏看著正咧嘴呵呵笑著的小七說:“小孩子都這樣,文哥兒小時候比章哥兒還跳脫些。”神色已經好了許多,只是眼睛附近仍有些紅腫,瞧著一時半會兒是消不了了。
梁氏卻眼珠子一轉,看著呵呵笑的正歡的小七明月,眼睛也跟著一亮,心里頭嘀咕小五這小子還真聰明,知道把小七送進來。
這人吶,一閑下來就喜歡胡思亂想,若是手里頭有活要忙,哪里還有那么多時間擔憂這個擔心那個。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筠连县|
新兴县|
北票市|
临西县|
合江县|
孙吴县|
廉江市|
松原市|
左贡县|
呼伦贝尔市|
梅河口市|
道孚县|
饶阳县|
潢川县|
三台县|
永善县|
南涧|
睢宁县|
原阳县|
若尔盖县|
聂拉木县|
内丘县|
黑河市|
遵义县|
丹棱县|
临澧县|
彝良县|
岳阳市|
沙洋县|
都江堰市|
洛隆县|
宜昌市|
团风县|
什邡市|
德安县|
绥芬河市|
获嘉县|
峨山|
西贡区|
黄龙县|
望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