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258章 高壇登基-《大秦五百年》


    第(3/3)頁

    秦軍官兵們在交談著。

    張凱、吳嚴章、黃各濤站在城墻上,注視著前方動靜。

    張凱道:“我真看不懂,叛軍意欲何為?”

    吳嚴章道:“聽說我軍奇襲邯鄲,有不少趙軍撤到齊國去了!據說還有趙國王室趙豐?!?

    張凱道:“正是如此,撤走的趙軍最少有十萬?!?

    吳嚴章道:“若是如此,這很有可能是趙豐登基即位。趙國叛徒余孽要復國,這是做給我們看的?!?

    張凱道:“哼!趙豐這是要振奮士氣,讓叛軍們都知曉,他們收復趙地、兵臨城下,他們勝利了,而秦軍敗了!姑且讓他們先得意幾天。”

    王元留給他五萬兵力,讓他務必堅守邯鄲,像一顆釘子死死拖住敵軍、消耗敵軍、挫其銳氣。

    邯鄲地位特殊,只要一日沒有被拿下,趙人們在心理上,便不會覺得趙國已復國。

    這時候,城下出現了新情況。

    趙豐身穿君主服飾,在臣子們的簇擁下,緩緩走向高壇。

    有樂師們演奏著相應的音樂,這是喜慶的樂曲。

    在高壇周邊,齊軍和趙軍皆有。

    趙軍在高壇正前方和左邊,齊軍在高壇后邊和右側。

    趙國新的臣子們,在高壇前方左右兩邊排列著。

    待趙豐登上高壇,音樂停止,由郎官宣讀趙國皇帝登基詔書。

    宣讀完畢后,趙軍官兵們齊齊跪下,高呼萬歲。

    十二萬趙軍高呼萬歲,聲音很大,邯鄲城內每個人都聽得清清楚楚。

    在今天,在被趙軍占領的趙地,各縣、鄉都有公布,趙豐繼皇帝位。

    邯鄲城內許多地方,都貼上了告示,告之叛徒余孽復辟一事,由訓導部吏員宣讀著。

    “諸夏之地,皆為一國,諸夏之民,皆為秦人,只有天下一統,諸夏之間才不會再有戰爭。叛徒余孽妄圖復辟,妄圖阻擋諸夏統一步伐,逆天下潮流,乃是諸夏罪人,很快會失敗。”

    趙地的訓導部官吏們,特別是邯鄲郡的人,都及時撤退道了城內,由訓導部的人趁機做宣傳,教化百姓,讓百姓不要對趙國偽皇帝抱有幻想。

    “只要能過好日子,做趙人還是秦人,沒多大干系!”

    “做秦人也沒什么,秦國官府對我們也很好!”

    “只要不再像始皇帝時期那般,我愿意做秦人!”

    “哼!那些叛徒不會有好下場!”

    “可是,朝廷要同時跟匈奴、楚國開戰,很艱難??!我兒從軍,聽說調到北方,還不知是死是活!”

    …………

    今天,邯鄲居民們,都在討論著這個話題。

    由于這一年多以來,秦國把趙地治理得好,又有訓導部教化,對于趙國復國,邯鄲城內百姓并沒有太多的興奮。

    一天后,五萬騎兵兵分兩路,分別向信都、距離進軍,隨后是步卒,約有一半步卒北上。

    曹參、趙豐鎮守邯鄲,十二萬齊軍、七萬趙軍云集在這,誓要奪取邯鄲城。

    當天吃過早飯后,趙軍開始攻城了。

    秦軍早就做好了準備,震天雷等各種守城器械都用上,讓趙軍在城下留下數千具尸體。

    秦軍同樣有傷亡,只是傷亡率遠低于敵軍,只有上千人戰死。

    第二天,由齊軍發動進攻,同樣是折損數千人,無功而返。

    齊軍、趙軍輪流攻城,不惜代價要奪取邯鄲,秦軍堅守城池,打退了敵軍一次又一次進攻。

    與此同時,騎兵們兵鋒直達信都、巨鹿城下,這兩座城池,都分別有一萬五千士兵守城,并非敵軍短時間內能攻下。

    在太行山的王元在等待著,等待合適的出兵時機。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流县| 新泰市| 嘉祥县| 黄梅县| 新化县| 黄石市| 安福县| 长宁区| 都安| 福州市| 安溪县| 泾川县| 邹平县| 朝阳区| 沁阳市| 金秀| 龙游县| 广元市| 额济纳旗| 普格县| 迁安市| 赣州市| 黄平县| 灵丘县| 贵德县| 辉南县| 大冶市| 威远县| 建水县| 麦盖提县| 江山市| 翁源县| 兴义市| 祥云县| 平武县| 桂阳县| 砚山县| 怀仁县| 镇安县| 穆棱市| 平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