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隨即,張良舉起酒爵。 軍中禁止飲酒,只此一爵,大家共飲一爵。 隨后,諸將大吃起來,吃得津津有味。 李齊道:“我們守在這里,真是閑得慌。” 田叔道:“我們不急,急得是暴秦。暴秦妄想再次統(tǒng)一天下,趙國這一關(guān)就永遠過不了!” 張良道:“是啊!六十余年前長平之戰(zhàn),趙國糧草耗盡,被迫出戰(zhàn)。如今有齊國,我們好得起。暴秦雖然耗得起,但他們要進攻滅趙,長久對峙下去,只會有損暴秦的國威。” 戚宗笑道:“我們只管在這里等,讓暴秦干著急又拿我們沒辦法。” 張良更是笑道:“嬴子嬰不可一世,最終會在長平栽跟頭。” 哪怕韓國已經(jīng)名存實亡了,只要能打擊暴秦、能讓嬴子嬰難堪,張良就高興。 吃到一半時,有士兵來報,邯鄲那邊派人送來消息。 很快,已郎官走入大帳,手中捧著詔書。 郎官道:“陛下有詔,長平眾將接詔。” 戚宗、李齊、田叔等武將們都跪下。 張良沒有回避,就站在旁邊。 趙歇突然間派人送來詔書,他很是意外,難道發(fā)生了什么變故?張良有種不好的預(yù)感。 當(dāng)郎官把詔書宣讀出來時,眾人盡皆大驚失色。 特別是張良,頓覺天旋地轉(zhuǎn),差點站不穩(wěn)。 完了!趙國完了!一切都完了。 戚宗大聲問郎官:“趙國好好的,為何會如此?” 郎官道:“是陳馀帶著秦軍進入趙地,帶兵打開邯鄲北門……” 他把昨天的事情,自己能知道的都說出來。 聽到如此,眾人驚駭之余,怒罵著陳馀。 張良心如刀割,痛心疾首,哀嘆道:“想不到啊!陳馀這狗賊,竟然背叛趙國。” 很快,他想到了相關(guān)問題,陳馀主動請纓守衛(wèi)河?xùn)|郡、太原郡,又再到攻入邯鄲,這一切肯定都是有預(yù)謀的,十有八九是陳平向嬴子嬰獻計。 此時此刻,張良恨自己,恨自己當(dāng)初為什么不留住陳平,要是留不住這個人,就應(yīng)該果斷派人殺掉,哪怕得罪項羽也要殺掉陳平。 趙國亡了,他們都是亡國之人,眾將陷入悲痛之中。 過了好一陣子后,戚宗道:“趙國亡了,陛下讓我們投降,諸位覺得,我們降還是不降?” 不等趙將回答,張良搶先回答:“我們絕不能投降?我們根暴秦勢不兩立,只要我們還有一口氣,就得跟暴秦抗?fàn)幍降祝 ? 李齊道:“對,我們絕不能投降!我李齊要根暴秦斗到底,為李家的人報仇。” 對于侄子李左車被殺,李齊在悲痛之余,燃起了對秦國的極大仇恨。 戚宗環(huán)顧眾將一邊,說道:“張丞相和李將軍都絕不降,我同樣如此。若有誰敢背叛趙國,我宰了他。” 張良思緒快速轉(zhuǎn)動,思量著眼前局勢該如何應(yīng)對,不久后,他說道:“邯鄲陷落,廣武君戰(zhàn)死,皇帝被逼投降,趙國完了,韓國也保不住了。但是,我們得報仇,誓死跟暴秦斗到底。我們眼下要做的,就是趕緊撤兵去齊國,在齊國一起抗秦。還得聯(lián)絡(luò)趙國各地,看看有誰不愿投降,讓他們跟我們一道去齊國。若我們突然撤退,對面秦軍必定全力追擊,還得留下五萬兵馬抵抗秦軍,為我們撤退贏得時間。若我們從趙國南邊撤退,有可能遭到秦軍騎兵打擊,最好取道魏地,從漳水河南邊撤退。” 長平東邊一百五十里外,是屬于魏國國境的河?xùn)|郡。 戚宗道:“張丞相考慮的很周全,我完全贊同。誰愿意留下來抵抗秦軍?” 武將們都低下頭,留下來很有可能是死,誰也不希望死的是自己。 李齊道:“將軍,我愿留下來,跟秦軍拼到最后一兵一卒。” 戚宗贊賞道:“好,戚將軍勇氣可嘉,十五萬撤退部隊、韓國皇帝家眷們的安全,就靠李將軍了。” 許多武將的家眷都還留在邯鄲,落入暴秦手中,不得不跟家人分離,眾將黯然神傷。 這時,張良想到了守衛(wèi)彰斧長城的趙豐,他是趙國王室成員,十有八九不愿意投降,必須盡快跟他聯(lián)系,除了帶著那五萬士卒前往齊國外,那長城防線不能落入暴秦手中,把長城讓給魏國最好不過。 隨即,張良把這個想法說出來,戚宗完全同意,立即提筆書寫好,派人火速趕往長城送給趙豐。 另外寫好一封書信,派人趕往魏國送給魏豹。 天已黑,第二天,張良騎馬火速趕回長子。 戚宗則是親自趕往齊營,要見齊軍主將周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