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更真實的名將-《大秦五百年》
第(1/3)頁
箱子、袋子被全部打開,大多數(shù)是上等絲綢,還有胭脂水粉。
阿尼莫絲綢仔細(xì)檢查著,苗人懂得織布,但絕對制作不出如此上好的絲綢。
手拿著絲綢,感受著與普通布匹的不同,讓阿尼莫愛不釋手。
項他道:“公主很美,穿上絲綢制作的衣物,會更美!”
阿尼莫又再檢查著胭脂水粉。
苗人也懂得制作簡單的胭脂水粉,這楚人送來的,比苗人自制的不知好上多少倍。
項他又再道:“公主用上這胭脂水粉,會美上加美。”
如此上好之物,是阿尼莫所沒見過,芳心大喜。
項他又再不斷說些好話,更讓她心花怒放。
檢查完畢后,阿尼莫道:“苗人能跟楚人做朋友,父親一定高興,明天我就帶你去見他。”
大屋外面,十八人在等待著。
還有更多的苗人在圍觀著。
許久后,阿尼莫帶著項他出來。
她吩咐下屬,安排好項他和隨行人員。
她明確宣布,楚人是來跟苗人交朋友的,要好好招待,不得對貴客無禮。
阿尼莫看到楚人馬匹上之物時,驚訝問道:“這是什么?”
項他回應(yīng)道:“此物叫‘馬鐙’,有了馬鐙,騎馬時會更穩(wěn)當(dāng)、更舒服。”
隨即,項他演示左腳踏著馬鐙上馬。坐在馬背上時,腳底踏馬鐙,舒舒服服。
他又再說,打造鐵馬鐙、銅馬鐙需要時間,可先用布馬鐙替代。
他命屬下當(dāng)場演示用布匹制作布馬鐙。
項他又再說出馬蹄底部的鐵馬掌,說出馬掌的妙用。
如此種種,讓在場的苗人都嘖嘖稱奇。
阿尼莫還以為是楚人發(fā)明的,更覺得楚人交朋友是大好事。
這是秦人發(fā)明的,項他不會傻到去說出來。
傍晚,阿尼莫跟項他共進(jìn)晚膳。
項他和隨從們,都被隆重款待。
當(dāng)天晚上,村寨住宿之處,楊嵩腦袋忽然靈光,對項他道:“大人,要苗人歸心楚國,還有個辦法。大人把那個阿尼莫娶了,楚國和苗人結(jié)為姻親,以后談事情就好辦了。”
項他點頭夸贊道:“這是好辦法,今日看她如此歡喜,我就有這個打算,有機(jī)會再問問,阿尼莫是否已成婚。”
第二天一早,阿尼莫帶著項他西進(jìn)。
苗人所有人員的馬匹,都裝上了布馬鐙。
一路上,項他了解苗人的方方面面,不失時機(jī)討好阿尼莫,讓阿尼莫芳心竊喜。
“我已說了,苗人沒有公主,苗王女兒不叫公主,項大人可叫我‘阿尼’。”
項他更是求之不得,毫不客氣這樣叫。
在苗人居住的武陵山地區(qū),共分為十五個部落,共有二十七萬人。
各部落有自身的領(lǐng)主,當(dāng)苗王去世后,各領(lǐng)主再推舉出一人接任苗王。
武陵山苗區(qū),雖然不像中原那樣有寬闊平坦的大道路,各部落、村寨之間,也會有小道路連接。
對于食物、日常生活用品,苗人大體上能自給自足,有時候這部落某部分物資不足,以物換物跟其他部落交換,相互扶持,互為補(bǔ)充。
但苗人加起來不足三十萬,能自主生產(chǎn)制作之物,只能滿足最基本生活需求,物資匱乏。
苗人的武器、農(nóng)具,都是用青銅鑄造,還不懂得鑄造鐵器。
隊伍行走于武陵山山間小路上,到了傍晚,抵達(dá)一處小村寨,在這落腳住宿一晚。
第二天繼續(xù)趕路,走了小半天后,來到一處大村寨,苗王就在這里了。
在阿尼莫帶領(lǐng)下,項他見到了三十余歲的苗王。
阿尼莫向父親說明項他的身份、來意,苗王有歡喜之色。
項他說出合作意向,說出給苗人帶來的好處,苗王對此很歡迎。
他問道:“楚人給苗人這么多好處,需要苗人做什么?”
楚國人不可能白給好處。
項他道:“尊敬的苗王,楚國朝廷只需苗人三千男丁加入楚軍。楚軍計劃穿越武陵山,攻入秦國的巴郡,需要苗人帶路。”
原來是有事情需要幫忙,怪不得主動前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沈阳市|
白朗县|
奉贤区|
新巴尔虎左旗|
方山县|
郯城县|
秦皇岛市|
广德县|
陕西省|
宕昌县|
海门市|
平顶山市|
永靖县|
会理县|
江达县|
侯马市|
北川|
凭祥市|
阿图什市|
托克逊县|
青河县|
佛山市|
潼关县|
普安县|
剑川县|
兴业县|
海口市|
桐城市|
伊宁市|
凤翔县|
孟津县|
汾西县|
河西区|
济阳县|
双江|
偃师市|
平利县|
林甸县|
仁布县|
沈阳市|
利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