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布下棋子-《大秦五百年》
第(3/3)頁
項伯道:“水渠要數(shù)年后才能完成,這數(shù)年間需耗費不少民力。建造這水渠,并非十萬火急之事,如何遏制暴秦,才是頭等大事,需暫緩。”
范增反駁道:“暴秦之強(qiáng),一大原因是糧食收成多。楚國水渠一旦建成,灌溉農(nóng)田,糧食收成大幅增加。況且暴秦短期內(nèi)不可能攻楚,有齊、韓、趙、匈奴一同抗秦,我們可騰出手來修建水渠。”
項伯冷冷地說道:“范丞相,陛下讓我做左丞相,是由我決斷事務(wù),這事由我說了算。”
范增很來氣,說道:“老夫乃由右丞相,左丞相必須聽右丞相。”
項伯冷笑道:“范丞相,這可不一定,昔日暴秦嬴政時期,丞相衙門一切事務(wù),皆取決于左丞相李斯。”
兩人爭吵起來,范增被氣壞了,立即入宮找項羽。
宮門外,入宮稟報的郎官匆匆出來,說陛下正忙著,沒空見丞相。
范增更是被氣著了,只得回家。
年事已高的范增,原本身子還算硬朗,自此以后,身體每況愈下。
————————
九月中旬某天,漢中郡褒水渠干渠渠首。
中午時分,這里喜氣洋洋,熱鬧非凡。
上至皇帝,下至官吏,還有駐軍、修筑水渠的民夫、附近百姓,皆集中在這里。
子嬰站在渠首位置,看著褒水河里的攔截壩。
今天上午,攔截壩剛剛完工。
因為攔截壩攔截河水,褒水上游水位逐漸提高,目前已有少量河水流入連接褒水河的干渠,干渠的河水水量,正逐漸增加中,水位逐漸提高。
子嬰走上臨時搭建的講臺上,面向眾臣。
今天心情不錯,面帶喜色的子嬰大聲道:“關(guān)中、蜀地,被天下人譽為兩大糧倉,那是不僅是因為平地多,更因為有都江堰和鄭國渠。這褒水渠,是漢中第一條大水渠,讓土地得到灌溉,能讓漢中糧食收成翻番。日后,漢中還會有更水渠,漢中同樣可成為天下聞名的大糧倉。”
現(xiàn)場響起熱烈的掌聲。
第二天,子嬰再次走到干渠最上游查看,水流量已足夠大了,保褒水河有一半水流流入干渠,達(dá)到了預(yù)期效果。
不久后來到第一個支渠,有適當(dāng)?shù)暮铀魅脒@里。
旁邊的史祿道:“陛下,第一條支渠挖得最淺,第二條、第三條逐漸加深……”
史祿講解著原理,因為干渠上游水位高,在向下游流動時,會有一定的水量分流到干渠,越到后面,被分流出去的水就越多,干渠水位就越低,干渠下游的支渠就必須挖得更深。
每條支渠具體要挖多深,都是經(jīng)過史祿精確計算,要是沒有高造詣的人水工,無法成功修建。
既然來了這里,子嬰要更深入了解灌溉情況,了解當(dāng)?shù)匕傩諣顩r。
子嬰接著視察這支渠下面的斗渠、毛渠、農(nóng)渠。
每條水渠都規(guī)劃得十分合理,位置分部合理,水流量合理。
最后是視察農(nóng)渠,在鄉(xiāng)嗇夫帶領(lǐng)下,子嬰來到一個村子,村子每條農(nóng)渠都有充足的水。
子嬰來到某田地,站在旁邊的田埂,有個老漢正在田里勞作,給莊稼拔草,這田地種植著水稻。
關(guān)中沒人種植水稻,水稻主要在蜀地、嶺南、楚國南邊種植,漢中也有少部分人種植水稻。
老漢見皇帝到來,匆匆前來拜見。
“草民拜見陛下!”
拜見皇帝行禮,沒要求必須下跪,這老漢卻向皇帝下跪磕頭,他衷心感謝皇帝。
老漢平身后,子嬰看見他那黝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子嬰問道:“老人家,褒水渠建成后,對你家田地幫助有多大?”
老漢歡喜道:“陛下,有了這水渠,幫助太大了。以前水不夠,莊稼長得不好。水渠建成后,水很充足,打算明年更多土地改成種水稻。等我孫子大后,種更多莊稼。”
子嬰同樣面帶笑容,和藹道:“老人家,你家能耕種多少,官府會給足耕地。”
老漢回應(yīng)道:“陛下,要是我兒不用戰(zhàn)死,又能立軍功,那就最好。就算不能立功,最好能平安回家,家里多一個男人,種的莊稼就多。以前為不夠水發(fā)愁,現(xiàn)在褒水渠建好了,發(fā)愁不夠男人種田。”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克什克腾旗|
淳化县|
垦利县|
信宜市|
双辽市|
施秉县|
镇宁|
屏南县|
朝阳区|
滕州市|
荥阳市|
固阳县|
大竹县|
禄劝|
南靖县|
安丘市|
灵璧县|
湘潭市|
岳阳市|
永春县|
泉州市|
大兴区|
淳化县|
西华县|
涞源县|
龙陵县|
莆田市|
泸水县|
潞西市|
同江市|
定襄县|
常州市|
中西区|
滨州市|
两当县|
浦江县|
措美县|
萝北县|
和政县|
宁武县|
遂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