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特殊工作-《大秦五百年》
第(3/3)頁
“你們每個人都吃得飽、穿得暖、住得好、有病得到醫(yī)治。你們想想,現(xiàn)在的秦國,還是暴秦嗎?在始皇帝剛統(tǒng)一天下初期,徭役有那么重嗎?”
講話完畢后,現(xiàn)場安靜下來。
無論是自己說話時,還是降兵說話時,嚴臨都會察言觀色。
現(xiàn)場三十名降兵中,多數(shù)都覺得是這個道理,就算沒有立即回話,也能從神態(tài)中覺察到他們對自己所講內(nèi)容的認可。
但并不是全部人都這樣,嚴臨覺察出,黃奇對此似乎是不屑一顧。
接下來,嚴臨又再跟降兵們交流,并非時時都是一副嚴肅的態(tài)度,很多時候會在輕松的氣氛中聊天。
談著談著時,李大環(huán)問道:“嚴大人,你媳婦漂亮嗎?我媳婦很漂亮,可才娶她十天,就要從軍,還要等差不多三年才能回家見她。”
嚴臨淡淡一笑道:“我媳婦雖算不上漂亮,但很賢惠,相夫教子,我對她很滿意。”
他再問鄭六,家中有什么人,以前日子過得怎么樣。
鄭六如實回答。
一直聊了差不多兩個時辰,嚴臨才回去。
看著嚴臨離開,黃奇說道:“大家別相信那些鬼話,都是騙人的。暴秦要讓我們給他修渠,才說這些好話騙我們。等水渠建好之后,肯定把我們都殺了。”
伍召道:“不會吧,我覺得秦兵,還有那些小吏都很好。”
李大環(huán)道:“反正,我想好好活著,現(xiàn)在吃得好、穿得暖、住得好,過得很好。嚴大人拿我們當兄弟,我不信他會騙我們。”
有部分人會覺得黃奇的話,或許是有些道理,讓原本安定下來的心造成少許蕩漾。
更有相當一部分人,才不理鬼話連篇的黃奇。
黃奇說的話,頂多是猜測,降兵們過得好,這是真真實實的感受。
——————————
咸陽宮,御書房。
陳平向皇帝匯報工作。
“陛下,這三四個月來,訓導部各官吏都做得不錯,絕大部分降兵,已不再對大秦有敵意,再過三四個月,應當能發(fā)展一些人成為臥底了。”
子嬰點點頭,對訓導部的工作還算滿意,開口道:“按照這個勢頭,在三年內(nèi)讓降兵歸心,應當不成問題了。我大秦將會再增添八千三千男丁。在以后,大秦對外用兵,盡可能俘虜、逼降敵軍,收為己用。”
陳平感慨道:“若非有陛下如此奇思妙想,絕無如此大成效。”
對于降兵的思想工作,除了陳平給出的建議外,嬴子嬰又再補充了很多,以近代、現(xiàn)代中關(guān)于思想教育、政治工作的做法作為參照,結(jié)合這時期的情況,系統(tǒng)地說出來,富有智慧的陳平,當場就參透了其中妙用。
對于這樣的君主,陳平打心眼里佩服。
從紙張、連弩、床弩、火藥、腳踏紡車、水車等各類發(fā)明,再到訓導部的工作指導,無不驗證了皇帝的英明。
子嬰道:“訓導部剛剛創(chuàng)立,對降兵的工作,是實踐的好地方。以后,訓導部還會有更大作用。”
在前幾個月,在皇帝受命下,陳平組織起三千名官吏,根據(jù)皇帝要求對官員培訓,各官員再培訓吏員。
因為訓導部剛成立就有重要任務,培訓時間并不長。
到漢中郡后,再邊實踐邊培訓,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問題、總結(jié)問題、解決問題,積累經(jīng)驗,在實踐中成長。
皇帝所言,訓導部將來會有更大作用,陳平已經(jīng)隱隱猜到了,只是還沒到那個時候,沒必要去問。
子嬰又道:“韓國的官吏、百姓,已有許多對張良不滿,還是沒能除掉張良,真可惜。”
陳平道:“張良有韜略、有手段,要想把他除掉,只能慢慢來。”
子嬰道:“那就先盡量解決范增。”
陳平道:“陛下,章邯那邊正在想辦法。”
這時,一名郎官匆匆走入,說道:“陛下,鄒棠大人派人來報,已鑄造出新的鋼劍了。”
陳平道:“恭喜陛下,又有新武器了!”
子嬰淡淡一笑,對陳平道:“陳卿家,隨朕一起去,見識一下新武器。”
他在書架上取出事先畫好的圖紙,在帶上陳平一起出宮。
丞相左長史尉羽,也被通知前往作坊。
咸陽去往兵器作坊路上,有兩輛馬車。
第一輛是皇帝鑾駕,第二輛是丞相車駕,在朗衛(wèi)的護衛(wèi)下前進。
鑾駕到了大門外時,尉羽剛剛趕到,鄒棠出來迎接。
“拜見皇帝陛下!”
“參見丞相!”
“參加長史大人!”
鄒棠分別行禮。
興奮之情洋溢在鄒棠臉上。
“臣按照陛下說的方法鑄劍,果然更好!”
鄒棠帶著三人進入,把新鑄造的鋼劍取來。
子嬰、陳平、尉羽各拿一把。
寶劍在手,陳平就覺得,跟以往的鐵劍、銅劍大不一樣。
鄒棠道:“陛下,新鑄造的劍,劍身是熟鐵,劍刃是鋼,鑄造出來的劍,果然很是堅韌。臣做過試驗,劍大幅彎曲都不會折斷。”
如此鋒利的劍刃,子嬰上次就看到了。
用熟鐵打造的劍身,跟用鋼打造的劍身,外觀又有所不同。
“陛下請看!”
鄒棠當場進行試驗,拿起一把劍,再搬來試驗工具,把劍身小部分放入比劍鞘略大的縫隙中,再緊握劍柄用力往前拉,劍身越來越彎曲,彎曲幅度很大仍然沒有折斷。
“寶劍,果然是寶劍啊!”
陳平大聲夸贊著,什么干將莫邪,都不如手中的寶劍好。
鄒棠停下手來,說道:“鋼和劍的鑄造之法,皆是來源于陛下。若非陛下,臣也不會有如此大成效。”
陳平道:“陛下,大秦所有士兵、衙役所用之劍,全部都可改為鋼劍了。不過,在戰(zhàn)場上,用劍殺敵的機會不多。鈹、戟、矛皆可改為鋼造。”
子嬰道:“有了鋼,我秦軍武器要大幅度改良,才會發(fā)揮更大戰(zhàn)斗力。以前戰(zhàn)場上很少有刀,有了鋼,可以打造出適于作戰(zhàn)的刀。”
來到工師“辦公室”,子嬰把圖紙取出來。
第一張圖紙,畫的是“鉤鑲”。
在歷史上,勾鑲出現(xiàn)于漢代,專門為克制戟。
戟是外形十分霸道的武器,既可沖刺,亦可倒鉤,是一種復合型武器,集結(jié)了矛和戈的優(yōu)勢,戟的手柄一般都比較長,能夠壓制很多短小的武器,使得敵人無法傷及自身。
在戰(zhàn)國時期,在各國兵種中,戟兵數(shù)量最多。
鉤鑲造型比較小巧,同樣是一種復合型武器,將盾、勾化為一體。鉤鑲中部為有把手的小型鐵盾;盾為圓角方形,前面有突出的尖;鉤為圓柱形的長鐵鋌,均稍向后彎;上鉤頂端為銳尖,下鉤末端為小球;兩鉤中間連接盾后的把手;盾用以推擋,鉤用以鉤束。
鉤鑲必須配合環(huán)首刀使用,左手持鉤鑲,右手握環(huán)首刀。
在敵人用戟攻擊時,無論是刺還是鉤,都可以用鉤鑲鉤住戟頭橫出的小枝,令對手在短時間內(nèi)無法再次攻擊或者是阻擋,持鉤鑲者可趁機用環(huán)首刀砍刺對手。
當鉤鑲和環(huán)首刀出現(xiàn)后,戟兵成為了在戰(zhàn)場上被獵殺的對象。
因為戟兵被抑制,漢晉之后,戟兵逐漸退出歷史舞臺,變?yōu)閮x仗用之物,為克制戟而出現(xiàn)的鉤鑲,也隨之退出歷史舞臺。
鄒棠、陳平、尉羽都仔細看著圖紙。
鄒棠問道:“陛下,此乃何物?”
子嬰先沒有直接回答,說道:“三位可否想出,此物有何作用?”
三人一副沉思模樣,時而再看向圖紙。
片刻后,尉羽首先道:“臣覺得,此物對戟或許有效,如果手拿著此物,當戟兵刺出時,可用鉤鉤住。”
話音落下,陳平補充道:“若右手能握劍,可趁機刺戟兵。”
聽到兩人說話后,鄒棠恍然大悟,驚呼道:“原來,陛下想出此物,是為了克制戟。”
他只是技術(shù)人員,按照要求研究、制作武器,這是本職工作。對于戰(zhàn)場上個武器相互作用,并沒有去研究過,也并非本質(zhì)工作。
子嬰淡淡一笑道:“沒錯了,因為有鋼,我們的武器可大幅度改良,全面壓制敵人。”
隨即,他把第二幅圖紙打開,這是步兵用的環(huán)首刀,長度為四尺五寸(103厘米)。
環(huán)首刀同樣是漢代出現(xiàn),并沒有明顯護手,子嬰畫出來的刀,做了一定改動,增加了護手。
“這種到叫環(huán)首刀。劍適合刺,環(huán)首刀能劈砍能刺。跟劍相比,用鋼來鑄造的刀,在戰(zhàn)場上更為實用。朕打算大量打造環(huán)首刀,全面裝備秦軍。”
在漢代以前,之所以戰(zhàn)場上很少用刀,主要在于冶煉技術(shù)不足,如果用生鐵鑄造刀,固然鋒利,但非常容易折斷、崩口,不適合劈砍。
尉羽道:“陛下說得在理啊!用鋼來鑄造的刀劍,比鐵和銅都好很多。”
陳平興奮道:“陛下有許多奇思妙想,臣佩服。要想出各種各樣新式武器制作之法,相必讓陛下很費神。”
子嬰道:“朕之所以采用‘大業(yè)’這年號,是要開創(chuàng)盛大偉業(yè),比始皇帝更大的偉業(yè)。始皇帝只能做到一統(tǒng)天下,卻未能讓天下人心歸服。朕不但要重新一統(tǒng)天下,更是要天下萬民歸心,讓大秦長治久安。為了實現(xiàn)大業(yè),朕勞費心神,時常冥思苦想,想出許多武器制作之法,改良冶煉技術(shù),讓秦軍所向披靡。”
在談及志向時,子嬰的話是真的,在談及武器發(fā)明、技術(shù)革新時,卻是大謊言,子嬰把這謊言說得跟真的一樣。
三個臣子都相信了,誰會知道皇帝是現(xiàn)代人穿越而來。
隨即,子嬰再把第三幅、第四幅、第五幅圖紙打開。
第三幅是雙手使用的長環(huán)首刀,刀柄和刀刃都比單手使用的更長,長度為六尺五寸(150厘米)。
第四幅是適合騎兵使用的環(huán)首刀,亦可稱為馬刀,馬刀屬于寬背薄刃,刀身比較沉重,這樣有利于增大砍劈的力度。
第五幅圖的環(huán)首刀,比第一幅圖的略短一些,長度為三尺五寸(80厘米)。
子嬰對鄒棠道:“按照每張圖紙上所畫,每樣先鑄造五十。”
鄒棠接令。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绛县|
青海省|
宜昌市|
鄢陵县|
扎囊县|
阜阳市|
德江县|
灵武市|
神池县|
东海县|
西华县|
双流县|
新河县|
株洲县|
类乌齐县|
安义县|
广昌县|
崇义县|
望奎县|
吴江市|
绍兴市|
澜沧|
久治县|
九龙县|
宜昌市|
林州市|
邛崃市|
广德县|
武川县|
凤庆县|
清丰县|
乌苏市|
武鸣县|
乐安县|
嘉义市|
昭平县|
辽宁省|
那坡县|
彝良县|
凉城县|
沙坪坝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