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我比你更硬-《大秦五百年》
第(2/3)頁
這天,運糧隊跟往常一樣繼續前進著。
馮旗所在位置,是蕭關外以北十五里處。
此時,正跟一起扎桑交談。
扎桑抱怨道:“你們的軍隊真慢,在隴西打了十個月,都還沒打到關中。我等著到關中搶財物搶女人,等了很久都沒等到。”
馮旗道:“秦軍非常難纏,他們又熟悉地形,三國的軍隊出發前,已經預料到了。幸好,前線大軍離關中已經不遠了。”
兩人各自說自己的語言,有懂匈奴話的趙兵隨時翻譯。
扎桑道:“這次護送你們到隴西,我就不用再回來了,在隴西等著去關中。”
想到關中女人,扎桑就目露精光。
馮旗道:“或許我也不用再回來運送糧草了,跟著主力入關中。苦日子應該快到頭了!”
這時候,只見東南邊一匹馬疾馳而來,這是匈奴兵。
匈奴兵跑到扎桑面前稟報,說發現有大量秦軍騎兵從蕭關出來,正向這邊而來。
士兵把這話翻譯給馮旗。
秦軍騎兵戰斗力不弱,要是趙軍單獨面對,馮旗還頗為忌憚。有一萬強悍的匈奴兵護送,他十分放心。
這時,扎桑目露精光,對于他來說,秦軍就是送上門來的開胃菜。
匈奴人自小在馬背上長大,弓馬嫻熟,要是正面作戰,匈奴兵根本沒有碰到過真正對手。
在趙國的那次失敗,并不是正面交鋒,而是中了趙軍奸計被伏擊而已。
扎桑對于戰勝秦軍騎兵,那是百分百信心。
“嗚嗚……”
號角聲響起,一萬匈奴兵集結起來。
馮旗則下令讓士兵們把馬車集中起來。
匈奴兵在前,趙軍和糧草在后。
不久后,傳來像悶雷一樣低沉的馬蹄聲,東邊的天際塵土飛揚。
匈奴兵和趙兵都看到,秦軍騎兵像潮水般涌來,震耳欲聾的喊殺聲甚至淹沒了馬蹄聲。
匈奴兵從箭囊中抽出一支箭,搭著弓,隨時準備射箭。
秦軍每個騎兵右腰間,都掛著已裝好箭矢的小連弩,左邊掛著弓和銅劍,背部是裝滿箭矢的箭囊。
因為小連弩箭矢比弓箭箭矢小,箭囊能裝下許多箭矢,滿足連弩射擊所需。
現在的作戰,不是隴西作戰中的游擊戰,而是硬碰硬的正面交鋒,要用凌厲的攻勢擊敗敵軍。
一支軍隊能打巧仗,那只能是憑借主將用兵能力巧妙地戰勝敵人。
只能打巧仗的軍隊,不能顯示出真正實力,要有能打硬仗的軍隊,才是真正的強軍。
硬碰硬,我比你更硬,才更讓敵人害怕。
實力才是硬道理,實力弱的軍隊,或許能因為主將善于用兵,在某一階段占得一些便宜,但決定戰爭勝負的,實力仍然是關鍵因素。
在嬴政統一六國戰爭中,并不是僅僅依靠有王翦這樣的統帥,還跟秦軍充足的糧草保障、裝備精良、訓練有素、軍功爵激勵等因素分不開。
如今,秦國要用鐵拳擊敗匈奴兵。
在三萬秦軍騎兵中,沖在最前面的,是由軍候王翳所率領的部隊。
他自告奮勇,要求擔任前鋒,李必答應了他的要求。
離匈奴兵越來越近,秦兵們手中拿著小連弩,做好射擊準備。
匈奴兵張弓搭箭,同樣做好射擊準備。
讓他們奇怪的是,秦軍騎兵并沒有弓箭,而是拿著木制之物,是他們從未見過之物。
不管秦軍用什么武器,對于匈奴兵來說,一律射殺。
匈奴兵在原地等待著秦軍到來,沒多久,秦軍已進入射程范圍了,他們并沒有射箭。
相較于步卒弓箭手,騎射由于在一般情況下,距離三十至五十米時,是弓騎兵最佳射箭距離,要是超出這個距離,準確度差很多,殺傷力也有所不足。
即將進入小連弩有效射程了,敵軍還未射箭,王翳心中稍寬,只要能沖入小連弩射程內,已方就占據了很大優勢。
很快,雙方最前鋒,相聚只有約五十米了。
匈奴兵射箭了。
秦軍也幾乎在同一時間,操作手中連弩射擊。
雙方各有士兵中箭倒下。
但是,在匈奴兵射出箭后,右手正要往后要取箭支時,秦軍已射出第二支箭。
匈奴兵紛紛中箭,快速倒下。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林|
高邮市|
甘肃省|
永仁县|
安顺市|
无棣县|
张家港市|
泸西县|
峨眉山市|
金乡县|
大邑县|
鸡东县|
湖北省|
台东县|
漠河县|
临海市|
江陵县|
勐海县|
弥勒县|
海晏县|
二连浩特市|
水富县|
南投县|
安平县|
云霄县|
伊春市|
清涧县|
革吉县|
宁安市|
三都|
固阳县|
稷山县|
吉木萨尔县|
赤城县|
出国|
沧源|
郯城县|
桐城市|
牡丹江市|
民和|
邯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