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04章 滅秦計劃-《大秦五百年》


    第(1/3)頁

    二月初,雁門郡最西邊跟匈奴交界處,這里前所未有的熱鬧。

    在交界處的東邊,這里有數不清的馬車,馬車上裝有鹽、布、谷等物品。

    在交界處的西邊,有數不清的馬匹。

    趙國和匈奴,在這里進行首次交易,雙方都派了大量人員過來。

    趙國的人要清點馬匹數量,并且檢查每匹馬,確保符合要求。

    匈奴人對每輛車逐一檢查,確保貨物的數量足夠、質量符合要求。

    使臣蒯徹也來了,跟匈奴左丞相交談著,雙方合作愉快,有說有笑。

    花了大半天時間,雙方清點確認好數量。

    由蒯徹代表趙國、由左丞相代表匈奴,雙方在交易文書上簽字蓋章。

    隨后,趙國這邊的人,帶著兩萬馬匹原路返回。

    一批工匠跟隨匈奴人往西而去。

    ——————————

    六千匹匈奴良馬送到新鄭后,張良將之配備給最訓練有素的騎兵隊伍。

    三國結盟,又聯合匈奴,讓韓國國家安全更有保證。

    然而,自商鞅變法后,秦國始終是狼子野心,本身已坐擁關中巴蜀最肥沃和險要之地,還從未放棄過東出侵占其他國家的野心,只要暴秦一日不滅,猶如利劍在懸。

    張良為了韓國嘔心瀝血,日理萬機,大多數時間都很晚才回家。

    今天晚上,張良又再待在家中書房。

    他時而看向秦國地形圖,時而又冥思苦想攻入關中之法,時而又再想到如今韓國形勢。

    張良掌控全局,強勢推行商君之法,最終得以全面落實下去。

    兩年多時間里,韓國蒸蒸日上。

    張良因此得罪了很多人,他并不怕得罪人。

    唯獨對國君韓成,張良有著愧疚之心。

    他身為臣子,國家權力應當交還給君主,但為了變法能貫徹下去,張良又不得不緊抓權力。

    衛鞅入秦,在秦孝公毫無保留的支持下,變法才最終得以全面落實,因為秦孝公壽命不太短,支撐到商君之法實行二十年后才死去。

    反觀楚國的武吳起變法,楚悼王同樣全力支持變法,但變法只實行五六年,楚悼王便死去,這一死,貴族反撲殺死吳起,新任楚王摒棄吳起之法,楚國崛起只是曇花一現。

    如果國君不全力支持變法,或者支持變法的國君過早死亡,都有可能導致變法夭折

    變法有很大風險,張良經過深思熟慮,為確保變法長期堅持實行,決定不先把權力還給國君。

    “陛下!對不起了!臣是迫不得已!”

    張良心中在默默自語。

    隨后,張良目光短暫停留在地圖上,又再思忖著如何滅秦。

    夜已深,家人皆已就寢,張良仍然在書房里。

    他又再看著地圖,把秦國所有地域看一遍,目光最后停留在西邊的隴西郡,這是秦國最西邊的一個郡。秦長城西端起始點,位于隴西郡西南的臨洮縣。

    隴西郡西北地域,已被匈奴所控制,東南邊是漢中郡武都縣,正西邊和西南邊是羌人地域。

    這時,張良想著,如果匈奴能再繼續南攻,把秦國西邊、西南邊羌人地域奪取過來,就可以避開長城,從臨洮縣以南至武都這段地域向秦國發動攻勢,這或許是個辦法。

    想到這里,張良豁然開朗,心中舒暢起來,終于找到了有可能滅秦的辦法!

    接下來,張良又再思慮著如何實施。

    首先,要說服匈奴南下奪取羌人東邊、靠近秦國的那片區域,然后再說服趙國和齊國,答應共同出兵,還要說服匈奴人肯聯合攻秦。

    如果冒頓能答應,三國大軍可借道云中郡往西,繞到秦國西邊,從臨洮縣至武都縣之間向秦國發動攻勢。

    這個辦法還有一個關鍵點,那就是首先不能被秦國發現,無論是匈奴兵還是三國聯軍,都不能過于靠近長城,避免被秦國長城防線的守軍發現。

    從進攻地段到秦國隴西郡,皆屬于山地,與平地相比,雖然行軍、糧草運輸都艱難很多,但畢竟有攻入關中的可能性。

    從武關、函谷關再到黃河防線,又再到長城防線,皆難以攻破,唯有從西邊攻秦,才有希望滅秦。

    這必須跟兩國商議好一致同意,再派人去匈奴說服冒頓,才能夠實施。

    第二天,張良派人分別前往趙國邯鄲和齊國臨淄,說有要事相商,需要三國國君齊集,邀請齊王劉邦到邯鄲。

    ——————————

    四月初的一天,邯鄲。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密市| 长顺县| 璧山县| 临夏县| 莒南县| 富川| 双辽市| 马山县| 阿图什市| 洛南县| 滁州市| 石门县| 富蕴县| 黄骅市| 灵璧县| 文成县| 广丰县| 怀化市| 乳源| 贵德县| 手机| 扶余县| 尚志市| 铁岭市| 太仓市| 万盛区| 沙雅县| 泸州市| 隆回县| 南乐县| 砀山县| 宽甸| 田阳县| 永修县| 崇明县| 盐池县| 福建省| 城步| 龙山县| 兴海县| 高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