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時機還沒到-《大秦五百年》
第(2/3)頁
根據曾勻介紹,他下轄的區域,目前有官吏上千名,正在畜養的馬匹有三萬九千匹,有馬棚數十座。
隨后,子嬰來到檔案區,在書架上,有許多用竹簡書寫的資料,也有許多是紙張本子。
四十余歲的曾勻,從事養馬官多年,根據他所說,在這片區域內,以前馬匹只有一萬八千,自從子嬰決定打造十萬騎兵后,新增了大批母馬,加上母馬生育的小馬,新增了兩萬一千。
子嬰挑選一些資料閱覽著。
首先是官員工作記錄,里面記錄著各嗇夫工作情況。
曾勻按要求對下屬嚴格考核,做得好獲得獎勵的、做得不好被懲罰的官員皆有。
就在上個月,在數十名嗇夫中,做得最差的兩名嗇夫被撤職,降為普通吏員,由表現好的吏員升上去頂替其位置。
苑令“辦公室”,有子嬰、陳平、韓談、騰其、曾勻五人。
子嬰在這里開個會議。
子嬰向騰其道:“再加上其他三個養馬區,目前有多少馬匹?”
騰其道:“稟大王,四個養馬區,以本區最大。整個隴山共有馬十五萬匹。”
子嬰再問:“要養二十萬匹戰馬,需要多久?”
十萬騎兵,最少需要配備二十萬匹戰馬。
如果進行長途奔襲,一個騎兵需要配備三匹馬。
騰其答道:“稟大王,養出來的馬,不一定能成為騎兵戰馬。經過篩選后,有三到四成能成為戰馬。按照此推算,至少需要養六十萬匹馬,方能滿足十萬騎兵所需。現有母馬共有一萬二千匹,日后母馬會越來越多,每年生下更多小馬。只要人手充足,要養出六十萬成年馬,六年到八年可辦成。”
六十萬匹馬,是前所未有的龐大養馬計劃。
子嬰問道:“六十萬匹,在隴山能養出來嗎?”
騰其道:“稟大王,在以前,尚有百姓在隴山草原放羊。如今,全部用作養馬。臣對隴山能養馬草地做過估計,最多能養七八十萬匹。”
子嬰點點頭,說道:“好,無論要多少人、需多少錢糧,寡人都滿足你。”
會議結束后,陳平私底下問子嬰:“大王,要操練出十萬騎兵,可是另有妙用?”
他投奔秦國已有一段時間了,按照他對子嬰的印象,子嬰絕對不是昏君,不至于無端端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養這么多馬,或許是大王另有想法,陳平很是好奇。
子嬰一副高深莫測模樣,答道:“那是自然。到底有何妙用?等時機到了,自然會讓大家知曉。”
時機要什么時候才到?陳平能猜測出來,操練出騎兵是用來作戰的,等到騎兵大規模作戰時,時機就到了。
盡管不知道到底有什么妙用,陳平能夠感受出大王對再次一統天下的堅強決心。
考察騎兵和養馬之后,子嬰還要去往更西邊,去一趟秦國的發源地。
在商朝的時候,秦人的祖先在東方。
周滅商之后,秦人祖先遷徙到隴西的犬丘,以畜牧業為生。
周孝王時期(公元前897年―前886年),周孝王得知在犬丘的非子極會養馬,召見非子,詢問養馬之法,非子對答如流,周孝王非常高興,讓非子到汧水、渭水之間主管馬匹。
非子盡職盡責,養出大批良馬,周天子非常高興,賞賜非子一塊封地,并賜予贏姓。
秦非子的封地稱為“秦邑”,位于犬丘北部一百多公里處。
后來,秦國將秦非子作為首位國君。
但嚴格來說,秦非子時期,秦國不能算作一國,尚未立國,只是作為秦國國號的最初來源。
公元前770年,秦襄公出兵營救西周,跟犬戎交戰,立下戰功,后來護送周平王東遷,周平王封秦襄公為諸侯,賜給他岐山以西的土地,這是秦國正式立國。
后來,秦國跟西北部游牧民族長期作戰,先奪得岐山,又先后滅蕩社戎,擊敗邽、冀兩戎部,征彭戲戎,鞏固再隴山、隴西一帶。再后來,秦國收復杜、鄭之地,滅小虢,版圖一直推進至關中平原。
這是經過許多代國君努力,才得以完成,實現了逐步從游牧民族向農耕民族的轉變。
再到后來實行商鞅變法,最后一統天下。
秦國從立國到一統天下,總共經歷了五百多年時間。
如果溯源到秦非子時期,從獲得封邑,到立國,再到崛起,到最后一統天下,時間更是達到六百多年。
秦人的創業過程是一部蕩氣回腸、激勵人心的歷史。
對于創造出這樣歷史的秦人,子嬰有著深深的欽佩之心。
兩天后,子嬰啟程向西,數天之后抵達秦邑。
秦邑的位置,在現代屬于天水市清水縣。
秦邑并非一座城,這時期居住的人口不多,相當于一個鎮的規模。
按照行政區劃,秦國在這里設一亭,因其是秦國發祥地,稱為“秦亭”。
秦非子的畝地就在秦邑,子嬰前往墓地祭拜。
子嬰西行,有史官跟隨著,記錄著西巡過程中主要事情。
秦王嬰祭拜先祖,更是被詳細記錄。
——————————
韓國,新鄭。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托克旗|
洛隆县|
江安县|
和平县|
安达市|
大理市|
阿城市|
桂平市|
汽车|
宁阳县|
剑川县|
麦盖提县|
保德县|
菏泽市|
佛山市|
禹城市|
博兴县|
邵武市|
南昌县|
安溪县|
山阴县|
康保县|
贡嘎县|
胶州市|
文水县|
乌兰察布市|
高陵县|
岑巩县|
托克逊县|
息烽县|
和政县|
佛冈县|
泰兴市|
万全县|
蒙阴县|
临洮县|
宣恩县|
肃北|
萨嘎县|
兰考县|
南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