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宏大計劃-《大秦五百年》
第(1/3)頁
“大王駕到!”
朗衛快馬趕來。
李必讓新兵們停止訓練,排好隊列迎接王駕。
“拜見大王!”
車駕抵達后,士卒們高喊的聲音響徹天際。
子嬰下得車來,走到五百名士卒前,打量著這些新兵們。
冬日溫暖的陽光,照耀在一個個年輕黝黑的臉龐上,士卒們臉上洋溢著欣喜之色。
有幸得以見到大王,士卒們無不興奮。
除了朗衛外,有兩個武將跟在子嬰旁邊,其中一個是李必,另外一個子嬰從未見過。
李必用手掌指了一下那武將,介紹道:“大王,這位叫王翳,在騎兵中為軍候。”
王翳年近三旬,一臉絡腮胡,身材矮壯。
王翳向子嬰恭敬作揖:“末將拜見大王!”
王翳?子嬰對這個名字有點印象,他大腦快速運轉著,很快想起來了。在原本歷史上垓下之戰時,搶到項羽尸體的五個漢軍武將中,其中之一便是王翳。
子嬰在現代時查過資料,另外四人分別是呂勝、楊喜、呂馬童、楊武,除了呂勝外,其余四人皆是秦地人,原本在秦軍,后來在漢中或關中投奔劉邦。
子嬰還想起來了,王翳是關中人,原本是郎中令的屬官,軍職為郎中騎。
他對王翳道:“寡人好像記得,你原本為郎中騎。”
王翳道:“稟大王,末將的確曾做過郎中騎,奸賊趙成任郎中令后,把末將撤掉。李將軍來了隴山后,才重新啟用末將。”
原來如此,趙成做郎中令后,把屬官換成自己的人。
子嬰問李必道:“李將軍,可知楊喜、呂馬童、楊武三人?”
李必道:“稟大王,末將知道楊武,他同樣是軍候,在駱甲那邊訓練士卒騎射。”
子嬰再道:“這騎兵新兵如何訓練?需訓練多久?李將軍給寡人好好講講。”
李必命王翳帶新兵們繼續操練,再跟子嬰細細講述起來。
新兵首先訓練的是如何上馬,然后是上馬后雙腿夾住馬身,讓身體保持平衡,再過來是駕馭馬匹,讓馬匹行走、奔跑、停下。
在沒有馬鐙情況下,別說是騎射,僅僅是騎馬都要下一番苦功夫。
馬鐙肯定是要發明出來,但現在不是時候。
子嬰還想到了馬掌和高橋馬鞍,什么時候給秦軍戰馬上釘上馬掌呢?
馬掌的好處是十分明顯的,給戰馬釘上馬掌之后,就能有效防止馬蹄角質的磨損,如此一來,馬匹在道路惡劣條件下的長途行軍能力,將會得到顯著的提高,戰馬因為馬蹄角質磨損而造成的非戰斗損耗也將大大降低。
最大問題是,馬掌的秘密一旦被匈奴人知曉,后果是不堪設想的,一旦有了馬掌,匈奴騎兵就能肆無忌憚地深入中原腹地了!
歷史上,匈奴人頂多也就在長城附近打搶掠。
事實上,匈奴人的兇狠驃悍完全不在蒙元之下。
冒頓是軍事天才,能力估計不在鐵木真、忽必烈之下。
而匈奴人卻沒能像歷史上蒙元時期那樣橫掃整個歐亞大陸,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冶鐵技術比較落后,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匈奴騎兵沒有釘馬掌,難以像蒙古騎兵那樣進行高強度、遠距離的奔跑。
可以想象出來,一旦讓匈奴人掌握了馬掌的秘密,匈奴人就能夠肆無忌憚地深入中原腹地,又或者是向西進一步橫掃,更大地擴充實力。
子嬰還是暫時放棄了給騎兵釘馬掌的念頭,風險太大了。
發明馬掌和馬鐙的時機未到,高橋馬鞍卻是可以的。
李必繼續講述著,參與騎兵訓練的軍官,有軍候八人,百將數十人人,原本僅有的數千騎兵,從抽調近半的人前來隴山參與訓練。
因為騎兵人數快速擴充,在原本騎兵普通士兵中,挑選出騎術、騎射能力高的人,提拔為伍長、什長這類基層軍官。
每個基層軍官的任務,就是訓練好自身的下屬。
李必講述完畢后,子嬰在草地上漫步行走著,既是欣賞草原景色,更是觀察新兵們的訓練。
現在已是入冬,地面上的草已枯黃,松樹之類的耐寒植物遍布山上,冬日的隴山依然是郁郁蔥蔥。
數百名新兵們,按照五人為一伍訓練著。
有士兵在練習上馬技巧,士兵站在馬匹左邊,雙手撐在馬背上,然后雙腿一跳,右腿張開跨過馬背,讓屁股穩穩當當坐在馬背馬鞍上。
有些坐在馬背上的新兵,則是小心翼翼,雙腿夾緊馬身,抓著韁繩,讓馬匹慢慢行走。
到了下午,駱甲帶著訓練騎射的軍官到來,是子嬰命他們過來,要把騎兵軍官們集合起來開會。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河县|
临清市|
夏河县|
花莲县|
平武县|
松原市|
贵阳市|
沭阳县|
塘沽区|
望江县|
丹棱县|
仙居县|
雷山县|
博湖县|
界首市|
廉江市|
弥勒县|
玉树县|
哈巴河县|
根河市|
藁城市|
澄城县|
囊谦县|
黔江区|
长寿区|
商城县|
阿克陶县|
海伦市|
清苑县|
柳河县|
正镶白旗|
敖汉旗|
民勤县|
株洲县|
金华市|
东乡|
华蓥市|
巢湖市|
马公市|
闽清县|
文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