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76章 給項羽帶來厄運-《大秦五百年》


    第(1/3)頁

    鹽鐵官只是負責銷售環節,生產環節仍然由廖磊負責,確保技術不外泄。

    治粟都尉陳烈問道:“敢問大王,制作紙張成本,跟簡牘相比如何?”

    子嬰目光看向廖磊,廖磊見大王看著自己,居然不知道怎么回事。

    子嬰道:“廖磊,由你跟陳都尉說說。”

    他心中嘆息,這個廖磊也太不醒目了!也罷,只要廖磊能把紙張生產搞好就行了,其它方面不機靈也影響不大。

    廖磊面向陳烈道:“只要能按照標準化、流水線制作,造紙成本大約是制作簡牘的七成。”

    標準化、流水線這兩個名詞,是說出子嬰之口,已經正式在秦國官衙中使用。

    得知紙張成本比簡牘更低,臣子們面露喜色。

    紙張的作用顯而易見,特別是在官府衙門中,要經常公文傳遞,有許多卷宗資料要保存。

    每個官署衙門,都有專門的大地方存放用簡牘書寫的檔案資料。

    紙張取代簡牘后,最直接的好處是節省空間。

    子嬰目光投向陳烈,問道:“陳卿,出售紙張,能獲利多少?”

    陳烈道:“若只在秦國售賣,獲利比賣鹽差很遠,若能出售到東方六國,獲利或許能超過賣鹽之利。前提是,紙張只能由大秦獨家制作。”

    子嬰想想也是,鹽是每家每戶的生活必需品。紙張最大使用者是官府,其次是上層人士,普通老百姓很少書寫,何況還有很多不識字,紙張的總需求量肯定遠低于鹽。

    從巨鹿之戰后,秦國對外聯絡的道路被斷絕,難以對外采購貨物。

    幸好,對于基本生活所需,秦國內部大體上能做到自給自足。

    比如每天都離不開的鹽,以齊國的鹽業最為發達,那是屬于海鹽,把海鹽售賣到全天下,魚鹽之利造就富庶的齊國。

    而秦國也能產鹽,那就是井鹽。

    在一百多年前,李冰在興建都江堰工程中發現了鹽鹵,稱之為“廣都鹽井”,是華夏民族井鹽業的開端。李冰開鑿的廣都鹽井,是在當時打井取水的基礎上開鑿的大口淺井。

    因為無法從外面采購海鹽,這一年多以來,在蜀地大規模開采井鹽,也只能勉強滿足秦國所需。

    子嬰道:“紙張技術嚴格保密,會是大秦獨有。”

    御史大夫鐘平道:“只是,目前六國斷絕與秦國通商,難以賣到六國。”

    尉繚道:“以后還需想辦法,跟關東諸國恢復通商,讓大秦府庫更充盈。”

    隨后,陳烈道:“大王,臣做過統計。曲轅犁取代直轅犁后,翻土速度快了三成。”

    他專門讓各郡、縣、鄉,對這方面進行統計,各郡縣匯總后得出的結論。

    曲轅犁推廣使用后,懇耕速度快了三成,時間節約三成,才讓今年春耕比往年更快完成。

    有了具體的統計,在場臣子們,更感受到了發明創造的巨大作用。

    子嬰搞發明創造,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逐步推動這時代的生產力發展,增強國力、軍力,讓秦國在綜合實力上占據優勢。

    下一步要搞的是軍事技術,從改進冶煉技術開始。

    麒麟殿另外一邊,這里有專門的案幾,案幾上放著竹簡,太史令司馬匯在竹簡上做記錄。

    今天他記錄,秦王嬰和廖磊共同發明出紙張,并推廣使用,還記錄曲轅犁懇耕速度快三成。

    討論完紙張問題后,奉承張劍稟報大王跟馮家的婚事,良辰吉日已經選好了,就在五月初一。

    臣子們都知道,前右丞相馮去疾之孫女馮幽蘭,將會被大王納為夫人。

    真巧,項羽登基大典,同樣在五月初一。

    至于王元跟蒙倩的婚事,時間定在五月初十。

    ——————————

    楚國都城,彭城。

    這里的人都知道,項羽即將在五月初一正式登基。

    彭城最繁華之地,有一間大客棧,客棧住著一個特殊人物,他名叫鄒離,前幾天來到彭城。

    他來這里目的,主要是要找章邯,順便刺探了解楚國情報。

    這天,鄒離正在客棧大廳吃飯,這客棧生意不錯,大廳過半食桌都坐著食客。

    在鄒離左邊食桌,有四人邊吃飯邊交談。

    “你們知道不,暴秦出了求賢令了!”

    “暴秦差點就被滅國,有誰還傻到去投奔!”

    “我看未必,秦國有山川之險,未必能被滅!”

    “說不定日后還會派兵出關!”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川| 米脂县| 察哈| 勃利县| 安泽县| 华亭县| 常德市| 浦东新区| 大荔县| 洪湖市| 清丰县| 左贡县| 克什克腾旗| 思茅市| 大埔区| 铁力市| 无棣县| 乌审旗| 博白县| 丘北县| 西宁市| 融水| 涿州市| 乌兰浩特市| 辽阳县| 马边| 威信县| 灵武市| 会宁县| 克拉玛依市| 图木舒克市| 拉孜县| 宽城| 资源县| 老河口市| 嘉善县| 台湾省| 定陶县| 林芝县| 公主岭市| 平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