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適應古代-《大秦五百年》
第(1/3)頁
十月十四日這天,楚軍前來收拾完昨日陣亡士兵尸體后,便匆匆離開了,換成趙軍來攻城,由李左車指揮。
一連三天都未能攻克函谷關,項羽不再來觀戰督戰,他根本不指望其他人能拿下函谷關。
在弘農河東岸督戰的是趙王歇,燕王廣和魏王豹一同觀戰。
趙國與秦國同樣有血海深仇,戰斗開始后,趙軍拼命進攻,攻勢并不比前三天楚軍的弱。
有一次,趙軍的沖車成功沖到了城門前的門洞,撞擊著函谷關城門。
函谷關城門十分堅固,不易被撞開,就算被撞開了,趙軍也進不了城,城門后還有塞門刀車堵門。
刀車的前刀壁上裝有鋒利的刀,萬一城門被撞開,士兵將車推至城門缺口處,既可殺傷敵人,又可擋住敵方的矢、石,對方很難攀援,形成活動的壁壘。
城墻上的秦軍,向下方門洞扔下燃燒物,再灑油引火燃燒,進入門洞撞擊城門的趙軍,或被大火熏死、或窒息死亡。
攻防戰十分慘烈,目睹著這一切,魏王豹和燕王廣心中都涼颼颼的,明后天就輪到他們攻城了,自身就那三四萬兵馬,本錢太小,萬般不希望葬送在函谷關前。
李左車下令撤兵后,來到弘農河東岸的趙王、張耳跟前。
李左車道:“正面攻城,代價過大,請我王速向上將軍提議,由末將領兵北上。”
趙歇并未回趙營,帶著兩個臣子進入楚營,來到項羽帥帳。
“上將軍,正面攻城,曠日持久,需另尋突破口。二百余年前,前魏國大將吳起,曾從龍門渡渡河進入秦地;三十五年前,五國最后一次合縱攻秦,趙將龐媛從蒲津渡渡黃河,殺入秦境。我建議,派兵北上渡黃河,再折向西,從龍門渡、風陵渡、蒲津渡三個渡口尋機渡河。李左車將軍知兵法、有韜略,是最佳帶兵人選,我打算讓他帶兵三萬,北渡黃河。”
接連攻城四天,函谷關皆穩如泰山,項羽也有了從黃河尋找突破口的打算,正好趙歇來了,提出這個建議。
范增道:“攻滅暴秦,楚軍才是主力,是中流砥柱。此等大事,當由上將軍決斷。”
項羽接口道:“無論是正面攻城突破,還是從黃河突破,怎可少了楚軍。我命鐘離昧帶兵四萬,跟李左車一同北上。若遇事不決,當由鐘離昧將軍決斷。”
趙歇領命,由楚軍帶兵四萬,勝算更大。
項羽當場傳鐘離昧入帳,交待好領兵出征事宜,命令他后天跟趙軍一同北上。
——————
函谷關關城,子嬰在看望受傷士卒。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城市|
革吉县|
邹城市|
鹤壁市|
青海省|
兰溪市|
黄龙县|
黄骅市|
盘山县|
铁岭县|
蛟河市|
集贤县|
东台市|
武义县|
抚顺市|
鄂尔多斯市|
自贡市|
纳雍县|
浪卡子县|
尉犁县|
阿克陶县|
福海县|
台山市|
平阴县|
乐至县|
醴陵市|
淮滨县|
衢州市|
元阳县|
娄底市|
闵行区|
喀喇|
策勒县|
三亚市|
金湖县|
咸阳市|
曲阜市|
琼结县|
万年县|
建宁县|
海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