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很快開始第二集,網絡上的討論暫時少了起來。 這一集視角從民間轉入宮廷,主要講十常侍亂政。 黃巾起義主力被鎮壓后,外戚和宦官的斗爭日益尖銳。漢靈帝病危,圍繞皇位的爭奪,以張讓為首的十位中常侍和國舅大將軍何進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斗爭。 十常侍為立王美人之子劉協為帝,欲先除掉大將軍何進,不料走漏消息。何進與曹操袁紹等商議對策,曹操建議:應先正君位,后討賊。何進便在靈帝柩前扶立太子辯繼承帝位,何太后臨朝輔政,何進以大將軍參錄尚書事,控制朝政。 王美人之子劉協養在董太皇太后處,董太皇太后受十常侍蠱惑,封劉協為陳留王,并重用十常侍,欲與何太后分庭抗禮。 何進借故將董太后遣回原籍河間,又派人毒死太后。其欲盡誅宦官,奈何何皇后不許,司隸校尉袁紹進言說:“可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來京,盡誅閹豎。此時事急,不容太后不從。” 何進大贊說:“此計甚秒!” 曹操勸何進說:“宦官之禍,古今皆有;但世主不當假之權寵,使至于此。若欲治罪,當除元惡,但付一獄吏足矣,何必紛紛召外兵乎?欲盡誅之,事必宣露。吾料其必敗也。” 何進卻怒道:“孟德亦懷私意耶?”操退曰:“亂天下者,必進也。” 何進召西涼刺史董卓進京欲一舉盡除十常侍,不料果如曹操所料走漏。 十常侍假傳何太后懿旨,召何進進宮,何進不聽曹操勸阻,被十常侍所殺。曹操、袁紹帶兵進宮殺盡宦官。張讓、段珪劫持少帝劉辯和陳留王劉協逃出皇宮。十常侍都在混戰中喪命。司徒王允從草叢中發現少帝和陳留王,剛要回朝,就見西涼刺史董卓大軍已經浩浩蕩蕩開入皇宮。 至此宦官勢力徹底消滅,然而一場更大的戰亂卻由此開始。 又是信息量巨大的一集,毫不夸張的說,只這一集的信息量就足夠尋常宮斗劇演上三四十集了。何進、十常侍、何太后、董太皇太后、袁紹、曹操、董卓、王允、少帝劉辮、陳留王劉協,眾多人物粉墨登場又迅速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從何進和常侍的斗爭到雙方全部被殺,最后西涼刺史董卓帶大兵進京,一場更加猛烈的風暴終于形成。 期間李潯偷偷戳了戳戴盈,讓她快看她媽媽,戴盈好奇轉頭,就見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母親劉芳已經完全看入神了。 這一集宮斗戲份不少,看來女人天上就愛看宮斗劇。在李潯看來,明明是第一集劉、關、張桃園三結義更加熱血沸騰,但是很顯然,岳母大人更喜歡第二集的宮闈斗爭。 第二集很快播完了,片尾曲《歷史的天空》響了起來:“黯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直到開始播放廣告,戴青山和劉芳兩人才徹底回過神來。 此時電視上正播放廣告,戴青山轉頭對李潯說道:“拍這戲花了多少錢?” 李潯笑著說道:“九億左右吧,在燕省建了一座影視城,錢是地方政府花的,否則十個億也不夠,此外劇組還輾轉六個省取景,奔赴了十一個地級市數十個景點,全劇八十四集,絕大部分戲份采用外景實景拍攝,所以成本會高一些。” 饒是戴青山早知道成本肯定不會低,可還是被李潯的話驚了一下,回想一下年輕工作時每月幾十塊工資,再看看現在每月不到5000的退休金,再和女婿拍一部戲的花費一比較,老爺子瞬間有種頗為荒誕的感覺。 不過隨即心里就升起一股自豪,他和劉芳就只有戴盈這一個女兒,雖然兩口子把女兒寶貝了一輩子,可沒有兒子未嘗不是他心中的一個遺憾。自打女兒結婚后,他和劉芳漸漸已經將李潯當成親兒子看待,現在看李潯這么有出息,他心里也是整體美滋滋的,只是男人多少都會有些不善表達。 “電視劇拍的不錯,首先服化道不錯,其次各種細節很到位,人物語言、行為、禮儀等有歷史厚重感;第三而且場面很大,大軍云集的場景拍的很震撼;對了,主題曲和片尾曲也非常好,尤其是主題曲,臨江仙這首古詞足夠上語文課本了,沒想到譜上曲子唱出了竟然這么精彩。” 李潯笑的也很開心,說道:“爸,你夸的我都快不好意思了。” 這時劉芳笑著和戴盈說道:“你說當上皇后有什么用?還不是為了兒子的皇位斗來斗去的。王美人被何后殺了,董太皇太后又被何進殺了,最后何進也落的好,被宦官給殺了。殺來殺去的有什么意思?還不如小老百姓呢。” 戴盈說道:“她們殺來殺去的都是為了自己的錦衣玉食作威作福,其實最慘的還是小老百姓,東漢末年全國近六千萬人口,到戰亂結束,西晉一統天下,全國人口還不到兩千萬,其實最慘的還是小老百姓。你女婿有首詞是這么說的:‘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說甚龍爭虎斗。’” 劉芳又轉頭看向李潯道:“你爸也總在背后說你古詩詞造詣非常高,是個妥妥的大才子。還說你要是生在古代,沒準也能混出個李白、杜甫的名聲呢。” 李潯笑道:“媽,說心里話,我可不太想和李白、杜甫這些人混成一個樣。” 戴盈笑著擰了李潯一把道:“說你胖你還喘上了!” 李潯一把按住戴盈的手說道:“古往今來的這些大詩人、大詞人的,有一個算一個,盡都是懷才不遇的,不是科舉不利就是被貶官罷官的,我可不學這些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