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我的孩子里面什么時候有這么勤奮的家伙了? 居然到了,現在還在做著罰球訓練?” 聲音畢竟只是聲音。 在沒有畫面的配合下,一般人只能按照正常的思維去想。 比如像這位白人老頭想的這樣。 從他的認知上判斷,有這么連貫的聲音,只能是在練習罰球的時候出現。 這還要加上練習的狀態要非常的好。 要不然也不可能如此連貫。 “難道是安東尼那個小子?這么有實力有天賦,還這么努力,看來我得去鼓勵一下!” 能在他這里做到這樣的人應該不多,這位白人老人,首先想到的應該就是自己的愛徒。 出于對自己愛徒的支持和喜愛,他打算出去勉勵一番。 話不多說,老人走出了辦公室。 來到了通往樓梯的走廊上。 由于走廊是和訓練館頂棚連接的。做的也是玻璃墻。 所以老人走出了辦公室,就能看到訓練館里的全景。 “?好像不是安東尼,也不是在練法罰球?那個胖家伙是誰?我們球隊有這樣的人嗎?” 老頭走出辦公室是習慣性地通過玻璃墻,向下看去。 可這不看不知道,一看滿腦子全是問號? 老頭先看到的場景。是他在這里從來沒見過的一個胖子,單手向籃筐投著籃球。而且還投進了。 本來投進一個籃球,老頭并不吃驚,畢竟他也只是剛好看到這一幕。 并沒有去想下面這個胖子投籃的連貫性。 只是好奇這個胖子到底是誰,所以就多看了幾秒。 可這一看他的眼睛就越瞪越大了。 他所看到的場景不僅是超出了自己的想法,更是超出了自己的理解。 “這種姿勢居然連續命中遠距離三分球,這也太夸張了吧?” 能在一個學校的籃球訓練館里面,有自己的辦公室的人。 那肯定也就是干這行。 可也正是因為干這一行的,他才對這一行非常的了解。 像他所看到的這種連續命中遠距離三分球的人,他不是沒有見過。 而且見到過的還不止一個。 只是那些人無論如何也不應該出現在這里。 更不可能以這樣的姿勢去投。 畢竟誰能保持單手投籃的穩定性。 “不行,我得先認識一下這個神奇的家伙到底是誰?是不是學校的學生,是的話?是的話一定要把他弄到我的球隊里來?” 正所謂物以稀為貴。 姿勢不正確怎么了, 籃球運動的目的不就是把籃球放進籃筐嗎? 只要能得分,誰還管你姿勢怎么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