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張居正看不上海瑞,這個事情朱翊鈞早就知道。 后世很多人覺得海瑞是道德模范,做官做的卻不怎么想。 可實際并不是這么回事。海瑞當初做巡撫的時候,改革搞得可是非常好,清查田地查得那叫一個狠,下手也足夠黑。 不管你們家的地是怎么來的,只要地多,就要清退,只給你們家里留兩千畝,剩下的全都要還回來。 大明的天下哪有什么你家的地? 全是大明的地。 你們家的地都是祖上積攢下來的? 還不是巧取豪奪來的? 結果那些人就把徐階抬出來了。 海瑞是一點面子都不給,在高拱的支持下,把他們打了一個落花流水,連徐階的面子都不給,張居正的面子也沒給。 正是因為那一次,張居正和高拱爆發了非常嚴重的沖突。 高拱認為張居正收了徐階三萬兩銀子,認為張居正可是改革的人,徐階雖然是他的老師,但和嚴嵩一丘之貉;認為張居正應該大義滅親,而不是在這里求情,這不是你張居正應該干的事。 等到皇帝死了以后,高拱就想要倒馮,覺得馮保會壞事。 事實證明,馮保確實壞事,這個人就不中用。 在高拱倒了以后,海瑞也就倒了。 朱翊鈞想要做一些事情,光有張居正一個人不行。 張居正的改革方案,朱翊鈞肯定要改,這里面就隱藏著一個危機: 張居正是否會同意自己這個皇帝的改革方案? 如果不同意的話,雙方是不是會爆發矛盾和沖突?這個時候怎么辦? 高拱就是朱翊鈞的一個后手,如果張居正不干,那就換高拱來干。高拱門生故舊遍天下,威望也足夠,沒有比他更合適的人選了。 如果張居正同意,就需要有人來提出更加苛刻和激進的改革方式,在這樣的情況下,這個惡人誰來做? 一般人沒這個膽子,根本不敢干,甚至也不敢想。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