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但是總有人會觀看,然后大家發現質量很高,也會自發地推薦,充當自來水。 口碑有了,評分高。看的人多了,媒體們也就會報道了,內容為王的時代。 比如某部黑色幽默喜劇,瘋狂的石頭。 當初制作經費緊張,宣發的錢也很少,但是硬生生的憑借著影片的質量和口碑,把票房拉起來了! 等到該導演第二部電影的時候,票房已經過億了。 因為這個導演拍攝的影片得到了大家的認同,大家相信他的作品,票房也就上去了。 這些事無一不說明作品的質量和口碑的重要性,陳木白不敢掉以輕心。 聽到陳木白要找其他的演員代替之前的演員,陸放不解道:“找是可以找,但是論演技和知名度的話,還是他們最適合啊!” 陳木白找的這幾個人是配角里最契合的人,價錢、演技和口碑都挺不錯的,再換別人,多少都差點意思。 況且,別人只是在觀望,又沒有明確的拒絕,干嘛急著找別人,不再等一下呢。 “萬一,咱們這邊剛發出邀請,同意了,那邊的人也考慮好了,愿意來我們劇組,到時候不是尷尬了?”陸放道。 找嘛,肯定找最合適的,況且最合適的人還沒有明確拒絕。 “就是因為他們還在考慮,我們才幫他們做選擇。”陳木白自信道。 “他們沒有直接拒絕就說明我們這個邀約是作為備選方案,他們在打聽別的劇有沒有讓他們出演男(女)一號的可能。” “既然這樣,我們向別人發出邀約,就是逼迫他們盡快做決定,讓他們知道我們并不是非他們不可,照樣可以找上別人!” 陳木白笑道:“這樣一來,他們急了,就會趕緊做選擇了,給別人發邀約的目的不是為了邀約,就是為了給予他們壓力。” 陸放想了想說:“確實是一個很好的方法,讓他們有緊迫感。” “那如果他們沒有立馬做選擇,怎么辦?”陸放問道。 陳木白聳聳肩,道:“那就只能換別人了,雙管齊下,總有收獲的,我們也不能為了他們幾個角色延后拍攝,影響我預算的拍攝時間。” 這幾個年輕人作為當下口碑比較好的配角演員,陳木白用他們就是為了讓別人看到這部劇的演員陣容,讓他們對這部劇有好奇心,對質量方面不用擔心。 如果真的不行的話,也只能換人了,后期用質量和口碑來拉動收視率。 主要,陳木白想要這部劇在一開始的時候就能受到諸多關注,大紅大紫,而非被眾人質疑質量問題,直接在心中給了壞印象,影響首播的收視。 就算后面用口碑和質量能拉回來一部分收視,但這部劇的整體收視肯定是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而且那也是很后面的事了,可能都會放到這部劇的一半內容了。 “陸哥,別想這些了,這些都不是主要的,質量才是王道,我絕對不會讓你們失望的!” 陳木白還是很有信心的,他覺得找別的明星邀約的消息一出,只怕還在猶豫的人肯定會緊張,很快就會做出抉擇。 事情很簡單,每年的劇就那么多,有幾個男(女)一號,能夠出演的要么就是很有名的人或者很有實力,要么就是資本捧,配角爬上去拿一號的,太少了…… 投資方看重的是熱度還有效益,對他們來說,口碑無所謂,錢賺到了就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