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若是一般的歌曲質量上也就和這首歌差不多,若是不能有發揮出彩的演唱,只怕不一定能夠打敗周浩。 陳木白走上舞臺,周浩的目光一直凝視在他的身上。 即便今天的發揮很好,他依然沒有把握能夠勝過陳木白,這就是陳木白之前的表現所帶給他的壓力,也是其余選手共同都有的壓力! 陳木白站在舞臺之上,臉上帶著微笑看向所有人,說:“小時候我是因為喜愛音樂走上了這條道路,我一直不后悔自己的選擇。” “后來我學習有成的時候,發現很多音樂都深受歐美的影響,不管是音樂的節奏還是唱法、唱腔乃至樂器都有所影響,為什么我們中國不能有自己的音樂呢?” “華夏文化幾千年來,古典的樂器很多,詩詞歌賦也很多,為何不能有傳統華夏式的音樂呢?” 臺下的觀眾們聽到這里還有些云里霧里的,不懂陳木白想要表述什么。 臺上的四位評委和500位知曉音樂的大眾評委們則神情嚴肅,陳木白的這番話好像是要表露什么,他的新歌難道以此為契機嗎? 不用歐美的樂器為主旋律,用傳統的華夏樂器代替那些樂器來演奏,行得通嗎? 音樂發展至今,多種的類型和曲風都有無數人嘗試開辟,但都離不開這些樂器的奏鳴,華夏的古樂器聲音是否太過沉長笨重? 不少音樂人之前嘗試過將這些樂器的節奏融入到曲子中,有的確實能起到不錯的效果,但那是用來做伴奏輔助,直接用它代替主旋律的樂器還是不行,調子和聲音太過不搭。 四位評委看到臺上的陳木白侃侃而談,內心多少有些震撼,在他這個年紀就有了這種覺悟,說明他的音樂造詣很高,能夠想到很多的東西,他們像他這個年級時,還在拼命的學習音樂,學習唱功。 不過陳木白還是太年輕了,即便他創作了很多出色的歌曲,不代表他就可以制造出新的音樂種類,這可是一般的大神級的音樂人才能做到的事情,他或許以后可以創作出來,現在還有些為時過早吧。 “所以,我使用華夏古典的樂器和詩詞寫了一首歌,我稱之為華夏風!”陳木白擲地有聲。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