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比如在戰略上成為明國牽制并且最終消滅南越李氏王朝的重要臂助之類的。 雖然說大明是大國,南越是弟中弟,但是歷史上以小博大最后還取得勝利的戰例并不少見,南越自己就是其中的一份子。 對付南北宋也好,對付后來的蒙元帝國也好。 蒙元帝國當時是多么的囂張多么的強悍,橫掃歐亞大陸幾乎沒有敵手,但是在南下戰略之中,卻幾乎沒取得什么值得稱道的勝利,反而還數次損兵折將,幾十萬大軍南下東南亞地區也沒能得到什么戰果。 當然原因很多,氣候方面,后勤方面,軍心士氣方面等等,這些原因都很重要,不過這也從側面證明想要徹底打垮一個有著較為嚴密組織的國家政權從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蘇詠霖十分自信,他確信在軍隊戰斗力方面,明軍天下無敵,奈何戰爭并不總由戰斗力決定一切。 能得到占城國作為助力,對南越形成南北夾擊的態勢,屆時再用水師協助士兵從其他方向登陸,三路進軍,則勝率大增。 所以在和占城國使節團團長交談的時候,蘇詠霖特意和他們說起了這件事情。 但是蘇詠霖的意思本來是希望和占城國達成戰略協作,在未來的某個時候協助明國收拾南越,可占城國這邊居然直接就希望明國可以立刻南下進攻南越,說他們可以派一部分兵馬協助大明國徹底干死南越。 大明爸爸那么強大,一定可以辦到的,對吧? 反正現在大軍就在嶺南,距離也很近,直接干掉他們也很容易,對吧? 蘇詠霖對此感到無語。 “大明目前來說還有很多事情需要處理,嶺南之地還有很多事情要解決,不是發動全面戰爭的時候,也不是徹底收拾李氏朝廷的時候,目前來看,稍微敲打一下就是最好的結果。” 占城使節對此感到失望,但是并不敢妄自反對大明的決策,只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南越李氏素來狂妄好戰,滿朝上下都是好戰之人,四處侵犯他國,行事仿佛蠻夷,且對內自稱大越國,自號皇帝,行事作風一如中國天子,乃大不敬,昔年南越李氏甚至覬覦中原疆土,大有不臣之心,臣私下里為大明感到擔憂。” 蘇詠霖當然清楚這家伙和鄒亞娜心里在想些什么。 但是打仗又不是一拍腦袋就能去做的事情,兩廣剛剛平定,什么都還沒有完成,這個時候南下討伐南越李氏王朝,難免不會犯趙光義曾經犯過的錯誤。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