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明國國家隊大舉進攻江南經濟基本盤的時候,杭州朝廷內部的官僚們是很有手段的。 他們不僅沒有保護本國民營商業資本,反而還在他們背后捅刀子。 官僚們對民營商人們展開一輪堪稱是血腥的收割與清洗,對他們進行更加殘酷的剝削和壓迫,榨干他們最后一滴血,幾乎是搶在明國國家隊之前把他們全部打倒。 然后讓自己的親族朋友們將他們的產業據為己有,成為他們名下的掛名資產。 這倒也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抵抗。 因為這些被占據的官僚們的資產也因為官僚們本身的特權而不用繳納昂貴的稅收,他們有各種避稅方式,所以在生產成本問題上并不懼怕明國商品。 不過明國商品不僅是價格上具有優勢,先進生產方式和管理方式帶來的還有質量上與產量上的碾壓級別優勢。 官僚資本喜歡通過壟斷的模式來獲取高額利潤。 一旦獲得壟斷地位,那么不管產品質量如何,都能賣出去,都能獲得超量利潤,甚至成本越低廉,賺得越多。 所以官僚資本控制下的商品生產在質量上往往完全不能看,他們只在乎自己的壟斷地位和利潤率,其他的都不在考慮范圍之內。 然而明國商品大規模涌入江南市場之后,情況就不一樣了。 雙方的價格是差不多的,但是一方面質量非常好,一方面質量差到沒眼看,老百姓怎么選擇? 老百姓的確沒啥文化,但是沒文化不代表蠢,基本的好壞對比還是能明白的,同樣的價格,我為什么不買好的,要買壞的? 為你官老爺做貢獻對我有什么好處? 老百姓可不管你江南國和明國之間的事情,他們又沒有明確的歸屬感,江南國也好,明國也好,反正橫豎換個皇帝做統治者,對他們來說有區別嗎? 所以明國商品迅速在以杭州為中心的江南地區占據了不可動搖的優勢地位,官僚資本迅速被擠兌的生存艱難,幾近破產。 他們非常生氣。 然而他們沒有任何辦法。 面對明國國家隊的強勢出擊,面對明國先進的生產體系,他們一點辦法都沒有。 沈該為代表的杭州朝廷名義上是國家最高權力掌握者,可實際上,大明就是他們真正的頂頭上司,或者說,是他們的太上皇。 是爸爸。 你怎么能和爸爸鬧不愉快呢? 爸爸生氣要打人的哦! 得知某些不太好的情報之后,身處泉州的林景春給沈該送去了一封措辭嚴厲的信件,讓沈該稍微掂量一下自己能不能辦成那些事情。 沈該看后驚出一聲冷汗,趕快叫停了某些搞不清局勢的家伙準備展開的行動。 官僚資本習慣了不對稱競爭,一旦遇到了同等級甚至是超等級對手的壓制之后,就會陷入頹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