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任得敬為自己的未來籌謀劃策的時候,關中方面,光復軍高歌猛進,行動迅速,不斷擊破金軍地方守備部隊,不斷獲得勝利。 而金軍方面則是進退失據,不能抵抗,面對光復軍的迅猛進擊,曾經無敵于天下的女真正兵兵敗如山倒,就如同剛出生的羔羊一般脆弱無力。 北路,蘇海生統領大軍在攻克慶陽府和延安府之后直接向鎮戎州進軍,準備和鎮戎州聚集的兩萬金軍展開最終決戰。 單純的軍事問題只需要單純的軍事手段來解決,而論及暴力——對不起,光復軍表示,在這個時代,你們都是垃圾。 在這個時代,光復軍就是東亞大陸上最強的軍隊,沒有之一。 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南路倒是有些麻煩。 但是主要問題不是在光復軍自己身上,而是出在張中彥和他統領的四萬軍隊的身上。 張中彥亮相長安城外加速了城內金軍的崩潰,也算是為攻克長安城立下了功勞,所以張越景一開始還挺感謝張中彥的。 但是光復軍攻克長安之后沒幾天,城外突然出現了數量很大的流民,幾乎等于是尾隨著張中彥的軍隊而來,全都向長安城聚集。 他們拖家帶口,衣衫襤褸,饑腸轆轆,張口就問長安城的光復軍要糧食吃,搞得張越景和光復軍諸將一臉懵逼。 這是什么情況? 一番打聽之后他們才搞清楚,原來張中彥的軍隊在進軍長安城的途中充分發揮了傳統封建軍隊的優良傳統,打砸搶燒一樣不落下,把沿途村落、防御不及時的村鎮搶掠一空。 不僅搶,還殺人,還劫掠婦女,還放火焚燒村落,還毀壞田地,無惡不作,完美的貫徹了【匪過如梳,兵過如蓖,官過如剃】這句話。 對于老百姓來說,兵和官比土匪要可怕得多。 這些失去生計的流民聚集在當地,試圖向當地縣城尋求幫助,但是完好的城池全部關閉城門,不愿意讓流民們進入。 流民們被拒之門外,不得進入,心里也有火氣,地方官為了避免發生武裝沖突,就覺得張中彥惹出來的事情讓張中彥解決,就告訴他們長安有糧食吃,讓他們去長安。 反正張中彥往長安去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