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五十六 大宋當然回不去了-《啟明1158》
第(1/3)頁
趙構既然做出了決定,湯思退自然不會反對。
他連連稱是,表示自己會按照趙構所說的去做,但是,他還有話要說。
他故作不快地嘆息。
“這件事情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只要知道的人不多,那么私下里處理了也就處理了,可是陳康伯把這件事情堂而皇之的上奏給官家,那么知道此事的人肯定不少。
私鹽之事本就在朝中非常敏感,一旦發生,很容易釀成事端,這還是牽扯到光復軍的事端,如果處理不好,恐怕又是一陣不小的風波。”
湯思退這話就說的很透徹,說這件事情萬一被某些愣頭青小題大做,以至于引起了光復軍和大宋之間的不快與誤會,到時候為難的還是趙構。
剛剛和光復軍簽訂了和約,忽然因為這種上不得臺面的事情鬧起來,可如何是好?
湯思退深知趙構不想再起事端、只想安穩過日子享福的心理,于是特意這樣說,給陳康伯上眼藥。
這眼藥還真的有用,這話說完,只見趙構的臉色又黑了幾分。
湯思退暗自得意,覺得距離扳倒陳康伯又近了幾分。
張浚主動退出政治戰場的確出乎所有人的預料,湯思退一開始也不敢相信,但是事實就是如此,三辭三讓來回拉鋸一個多月之后,趙構終于讓張浚辭職了。
張浚也交出了全部的權力,退出了大宋政治舞臺,回家賦閑了。
本來金國滅亡之后主戰派和主和派之間的界限就模糊了,而張浚辭職之后,主戰派一蹶不振,自此朝廷上幾乎沒有什么關于北方的軍事論調,大家都在討論民生問題。
自己過好自己的日子就可以了,扯那么多沒用的干嘛?
這一點讓湯思退很滿意。
除了陳康伯還時不時的要求宋廷整頓軍備以備不時之需的聲音有點刺耳之外。
張浚走了,陳康伯就成為了唯一一個還愿意就北方問題發表看法的宰輔。
而且他對于宋廷和光復軍簽訂的看似平等的和約非常不滿,多次公開或者非公開的批評這個和約。
他覺得這個和約對大宋很不利,對急需平定中原的光復軍卻非常有利,看似平等,實則為未來埋下了隱患。
他強烈建議朝廷變無為為有為,整頓軍備,調整政策,不要坐視光復軍就這樣平定中原。
和約是在湯思退的主持下進行的,陳康伯批評和約,就是在和湯思退作對,這讓湯思退非常不滿。
這和約可是湯思退的得意之作,也得到了趙構的認可。
而且,這可是大宋建國近二百年來第一個不需要“賜予”歲幣的對外平等條約,這可是大宋前所未有的外交勝利!
不費一兵一卒,不需要支出一文錢的軍費,就不需要給歲幣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黔东|
德化县|
新昌县|
鄄城县|
长岭县|
娱乐|
济阳县|
公主岭市|
郑州市|
衡水市|
蓬安县|
牙克石市|
西林县|
宁蒗|
五原县|
邻水|
丽水市|
定西市|
石楼县|
获嘉县|
衡水市|
龙泉市|
余江县|
黔江区|
金川县|
谢通门县|
永修县|
株洲县|
井研县|
集安市|
崇仁县|
新乡市|
通城县|
蕉岭县|
平乐县|
云安县|
景德镇市|
蓬莱市|
汕尾市|
栾川县|
蚌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