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蘇詠霖指著地里一對夫妻正在一邊說笑一邊彎腰割草的畫面:“他們曾經是笑不出來的,整日里除了愁還是愁,身上壓著千斤擔,腰都直不起來,和現在并不一樣?!? 陷入震撼和沉思之中的趙惜蕊這才注意到除了驚人的貧窮之外,這些農民們的臉上時不時地會露出一點笑容。 生活那么困苦,那么辛勞,為什么他們的臉上還有笑容呢? “為什么他們現在能笑得出來?” 趙惜蕊抬頭看向蘇詠霖。 “因為有希望,我在手稿里寫過,他們不是生來就該貧窮的,就算不富裕,也不至于連飯都吃不上,是因為上等人收了太多的稅,他們被剝削的一干二凈,他們才如此貧窮。 而我們不一樣,我們收的稅很少,也不會強征他們做徭役,他們可以保留大部分自己生產出來的糧食,不僅能吃飽肚子,還能有存糧。 有存糧就能拿去換錢,換來了錢就能有積蓄,有了積蓄能購買過去買不起的商品,能改善生活,如果他們更加勤勞一些,生產更多的糧食,就能得到更多的積蓄。 農戶多勤勞節儉,沒有過多的剝削,他們就可以一點一點積累財富,把破敗的房子換成大房子,把破爛的衣服換成得體的衣服,穿得起鞋,戴的起兜帽,買得起更多的農具和耕牛,他們知道,所以他們在笑?!? 蘇詠霖看著趙惜蕊,握住了她的手:“過去的舊朝廷沒有給他們希望,把他們的一切都剝削的一干二凈,他們沒有希望,只有麻木,所以他們無論如何也笑不出來。 而我要做的,就是讓他們不再被剝削,我暫時沒辦法讓他們生產的糧食變得再多一些,但是我不會拿走更多,我能讓他們增加儲蓄,讓他們手里有余糧、余錢,給他們希望。 所以他們在勞累的同時就會算算今年能打下多少糧食,交了賦稅留了種子之后,又能留下多少糧食,能換多少錢,能存下多少儲蓄。 這些儲蓄可以買一些過去吃不到的肉,可以扯幾匹布給自己給孩子或者給自己換一身新的衣裳,可以把用舊的農具換成新的,可以買一床更厚實的被褥,這樣想著,他們就能笑出來了。” 趙惜蕊看著蘇詠霖看了很久,然后移開自己的視線,看向了這片田野之中那些辛苦勞作卻依然面帶笑容的農民。 蘇詠霖站在她的身邊,緩緩開口。 “他們需要的其實不多,只是吃飽穿暖,留有余錢,一年到頭能見到幾次葷腥,能換一身新衣服,可是過去的朝廷卻連這一點都不能答應他們。 不過現在應該不難了,這些要求我會幫他們實現,而且從今往后,日子只會越過越好,終有一日,他們也能和我們一樣,再無分別?!? 一陣熾熱的夏風吹過,讓趙惜蕊感覺自己的心好像也變得熾熱起來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