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對于光復軍的強勢,趙構還是本能地表現出了不安和擔憂。 數十萬虎狼之師,真的能被大宋收服嗎? 張浚的考慮是不是太樂觀了? “光復軍擁兵數十萬,軍力強盛,在中原威望巨大,萬一其首腦野心勃勃,直接稱帝,豈不是下一個金國?” 趙構的擔憂當然是個嚴肅的問題。 這些日子以來,趙構一直都在擔心這件事情。 金國雖然強,還不講道理,但是雙方到底是接觸多年的老對手,還簽過和約,對彼此多少都有些了解,彼此的底線,還有接受的上限,都是可以判斷的。 而這個新近崛起的光復軍,趙構對其一無所知,非常不了解。 一個了解的對手,趙構知道他的底線在什么地方,可以用什么樣的外交手段去化解危機。 但是對于一個不了解還擁有強大軍力的對手,趙構則非常沒有安全感。 事實上,整個宰相團隊也都有這樣的擔憂,擔憂強大到了吞并金國的光復軍搞不好對大宋會有覬覦之心,就像當年吞并了遼國的金國一樣。 雖然他們對待大宋的態度目前來說還算是友善,但是這種友善能維持到什么地步,還真不好說。 感受到了趙構的不安,最近備受冷落的湯思退和沈該立刻搗鼓出了一個方案。 他們建議趙構要吸取當年宋徽宗犯下的錯誤帶來的教訓。 當年宋徽宗認為可以聯合金國瓜分遼國,但是金國貪心不足,把他們兩個全給吞了。 所以為了防止當年海上之盟的錯誤再現,現在或許可以出手拉一把金國,讓金國幫南宋擋災,讓光復軍一直無法徹底平定中原,以此作為給大宋爭取時間的契機。 金國和光復軍兩敗俱傷才是最好的結局,不是嗎? 這個鬼才方案居然真的讓趙構很心動,趙構明顯覺得這一招很有意義。 但是張浚知道了以后,頓時就黑了臉。 “金國主力覆滅,皇帝戰死,已經被光復軍徹底打頹了,不存在翻身的可能性,金國必然覆亡,不可能與光復軍爭鋒,屆時一旦被光復軍發現什么蛛絲馬跡,大宋又該如何與之談判? 而且你們可別忘了,金國當年是怎么攻打開封奪走大宋半壁江山的!又是怎么擄走二圣羞辱大宋的!這可堪比殺父之仇!如此深仇大恨還沒有報,你們難道要和殺父仇人共謀嗎?” 道德帽子和軍事帽子一起往下扣,立刻就把湯思退和沈該扣的說不出話來,兩人惱怒地看著張浚,卻不知道該如何反駁。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