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為了防止出亂子,他又把自己親軍虎賁軍出身的年輕軍官、旅帥戚紹輝派到海州領兵駐防,對海州的商業秩序進行管束。 主要的責任有嚴明稅率和經營范圍,對不法經營予以打擊,同時清剿當地的武裝集團,確立海州境內的統治秩序。 至于原先的私鹽販售生意……他都在北方立足成為山東河北之主了,還算得上私鹽? 那叫正兒八經的賣鹽! 你南宋的法,難道還能管到我光復軍? 當初放棄在南宋的私鹽販售份額那是不得以而為之,那么豐厚的一筆收入他其實也挺舍不得,只是不得不這樣去做。 現在他占據了中原優勢地位,便有了充分的底氣和南宋私鹽販子們做生意。 對南宋賣鹽這一塊的收入被他劃給了糧餉司林景春所部直轄,和南宋的食鹽交易由糧餉司負責進行,所獲利潤直接充入糧餉司公賬,作為軍費來源之一。 短短幾個月,海州販鹽這一塊的收入確實給他吃的滿嘴流油,給糧餉司催肥了一圈,也為之后的堅壁清野戰術提供了大量資金。 光復軍起義之前,金國和南宋接壤的這一線都是私鹽販售的重要地區,海州、邳州、泗州和宿州等地都是如此。 而大起義之后,這一帶的私鹽販子和私鹽集團都被戰火摧毀的七七八八,兩國之間的私鹽貿易規模下降百分之七十以上。 南宋方面因為得不到便宜的金鹽,以至于原本較為便宜的黑市鹽價也上漲了一陣子,引得民怨沸騰,好些個私鹽販售集團為此倒閉。 后來趙開山派自己的族人重開私鹽貿易,這才給南宋的私鹽販子們回了口血。 而真正讓海州私鹽貿易規模回復到戰前狀態,那也是蘇詠霖掌握當地之后的事情。 從目前的財政收入看來,海州販鹽這一塊的收入確實很重要,所以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蘇詠霖都打算利用自己統治地區的低鹽價對南宋展開價格戰。 用自己這邊的低鹽價狠狠的沖擊南宋的鹽市場,狠狠撈他一筆,對于這種情況,除非南宋對他用兵,否則不可能得到解決。 而南宋如果對他用兵…… 嗯,分時候,要是等他平定了中原,站穩了腳跟,那可就是開戰的黃金理由了。 蘇詠霖對南宋的惡意那是相當的濃重。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