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所以金帝國的高層統治者們在劫難逃。 至于數量廣大的中級官僚、基層官僚和辦事小吏們,則可以接受較為詳細的甄別。 這其中應該能選出不少能用能辦事的又不會危害政權的一批人,危害相比與高級官僚是很小的。 他們當中能選拔出身家較為清白的一批人,將他們納入團隊之中,可以暫時緩解光復軍的行政人才缺口。 就這樣,一邊恢復生產,一邊推進新農村的建設,一邊搞政治活動,一邊教育群眾,該做的事情一件都不能落下。 然后就忙吧。 原先從事文職工作的人員且不說為此增加了多少負擔,連一大批軍官都被蘇詠霖分配了各自不同的任務,除了練兵還要幫助文職人員辦事,也是忙得腳后跟都不沾地。 蘇詠霖自己更是恨不得能穿越去木葉村學一手多重影分身之術然后再回來辦事。 那是一個人恨不能掰成五份去用的感覺。 由此蘇詠霖也算是認定了這個時候絕對不能和上等人們開戰的決策的正確性,現在開戰,他會直接累死,一切就都玩完了。 他需要幫助,需要很多很多熟練官員的幫助。 戰后人員的安置,戰后生產的恢復,戰后商業的維持,戰后土地的重新劃分,每一項都需要大量人手的投入。 更別說中都被攻克之后,蘇詠霖用完顏光英和徒單太后聯名的名義寫了不少招降表,讓軍隊四散而出,拿著招降表去招降周邊各州府縣的金國官員控制的地區。 接著還有繳獲的馬匹需要盡快運送到山后數州的放牧區進行放牧和管理,使之成為光復軍重要的戰馬來源。 燕云十六州還有一大半都在金國官員的掌握之中,一個一個去打,難度不小,但是有了招降表,當地官員若要投降也就師出有名,心理壓力更小,概率更大。 只要不碰上死腦筋,蘇詠霖覺得收復燕云也就是吃肉喝湯一樣,只要肯動手動嘴,絕對不會很麻煩,比起朱元璋收復燕云肯定更加便捷。 事實也是如此,當蘇詠霖得知渝關之戰如火如荼的進行中的同時,燕云十六州也收復差不多一半了,暫時還沒有遇到主動抵抗的。 不出意料,渝關之戰還是打起來了。 光復軍方面的統領是蘇絕和魏克先,作戰主力是蘇絕原先率領的兩萬人和魏克先率領的玄甲軍三萬人,算上新近招募的一萬多人,總兵力能達到六萬。 金軍方面的統領是大將軍烏延蒲盧渾和完顏雍,帶來五萬左右的戰兵部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