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辦事的同時,按照蘇詠霖的估計,很快,這片土地上那群【永恒的主人翁】就要來找他了。 他們或許會厚著臉皮送錢送糧食送女人,然后向他伸手討要權(quán)力。 有些事情可以提前準備好,避免事到臨頭什么準備都沒有,貽笑大方。 盡管如此,這種事情的優(yōu)先級還是要往后排,蘇詠霖誰都不見,他要首先確定整個河北的軍事狀況,還有孫子義和蘇絕的那支部隊到底已經(jīng)走到什么地方,立下什么功勞了。 他們立下了很大的功勞。 他們已經(jīng)成功包圍中都了。 說實話,孫子義等人也沒有想到他們的進攻會那么順利,直截了當?shù)拇虼┝私疖姶嗳醯姆烙R中都城下。 他們?yōu)榱朔婪督疖姷挠辛Ψ磽簦衍婈犎藬?shù)擴充到了六萬人左右,稍微整頓了一下,然后才兵分兩路北伐。 他們的計劃是一路走雄州,從雄州北上攻取范陽,再從范陽北上攻打中都。 另一路走霸州,解決掉金軍的武清大營,從東南方向威脅中都,順帶著還要分兵向東北,攻取渝關(guān),切斷中都和遼東的聯(lián)絡(luò),把遼東金軍擋住,使之不得輕入燕云。 所以這一階段的戰(zhàn)略目標,第一個就是要拿下中都,再不濟也要包圍中都,第二個就是切斷遼東金軍和中都的聯(lián)絡(luò),拿下渝關(guān),為奪下整個燕云地區(qū)創(chuàng)造條件。 這個戰(zhàn)略計劃的主要提出者是蘇絕。 蘇絕一向膽子大,擅長長途奔襲,攻敵不備之處,這一點倒是和蘇詠霖很像。 孫子義則相對穩(wěn)妥一點,所以孫子義一開始對此有所猶豫。 “這樣做是不是太托大了?咱們畢竟不是主力,兵力多為受降簽軍,精銳主力較少,如此大膽的進軍,萬一遭到進攻,情況不妙啊。 當年趙光義兩次北伐,都是動員了數(shù)十萬大軍兵分三路從各個方向進兵,就這樣還遭到失敗,咱們兵少,直取中都,是不是太危險了?” 蘇絕連連搖頭。 “趙光義第一次北伐十分倉促,妄圖打遼人一個措手不及,可是遼人多騎兵,就算最開始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只要沒有失去太多重要城池,一旦回過神來,就能立刻發(fā)動反擊。 而宋軍剛剛經(jīng)歷過討伐太原之戰(zhàn),師老兵疲,實為強弩之末,一旦在某處被遼軍拖住不能速勝,必然潰敗,趙光義不知兵,遂有此敗。 至于第二次北伐,乃是趙光義趁著遼帝新喪,想欺負人家孤兒寡母,但是君令和將令相沖突,前線將領(lǐng)冒進,互相之間沒有打配合,遼軍騎兵鋒銳,反應(yīng)極快,宋軍遂有此敗。 而如今,金賊主力被我軍主力拖在山東,留守燕云之兵還有幾何?金賊在河北之敗就是后方空虛的體現(xiàn),我軍若不能抓住此良機一舉北上搗毀燕云,才是真正的失敗! 現(xiàn)在,金賊已經(jīng)喪膽,恐懼之下,咱們不管做什么在他們看來都是不可戰(zhàn)勝的,就和當年被金軍一打就一潰千里的宋軍一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