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老實說,張浚沒什么高超的軍事才能,統御能力也很一般,與麾下部將的關系也處不好。 身為文人的高傲讓他經常對一些立下戰功的武將做出不好的事情,使得他的武將群體中的名聲也不太好。 他多次率領軍隊和金軍作戰,就沒有一次真正取得過勝利,富平之戰的大敗更是他無法抹去的人生污點,葬送了西軍精銳和關中土地。 所以不管怎么說,他都不能算是一個可以力挽狂瀾的救時名臣。 但是他一力主戰,是主戰派乃至北伐派的靈魂中堅人物,屢次戰敗屢次再戰,精神意志極為堅韌。 盡管多次被貶斥,數次起復,依舊不改志向,不管走到什么地方都高呼北伐,高呼戰斗,是個生命不息戰斗不止的人物。 在秦檜一手遮天的黑暗年代里,張浚也依然堅持北伐立場,不曾動搖。 正是因為他極強的政治戰斗力,所以主和派朝臣都知道,張浚在朝堂上對他們的威懾力遠超過在軍事上,他們要想過安生日子,就必須不能讓張?;氐街袠校駝t張浚一定會折騰死他們。 張俊一旦回到中樞,就會像蒼蠅一樣天天在他們耳邊念叨著北伐北伐北伐,能把他們煩死。 于是圍繞著張浚是否應該回歸中樞重新執掌軍事,主戰派與主和派爆發了激烈的論戰。 光復軍與金軍爆發戰略大決戰的同時,南宋朝廷也在進行激烈的沒有硝煙的戰爭,整個朝廷沒有一天是不在爭論的。 但是朝堂上關于張浚是否回歸的爭論并沒有影響之前的決策。 樞密院傳遞命令,著邊境各軍整頓軍備,進行演武,以為對金國的威懾,彰顯宋國絕對不會接受完顏亮毫無理由的命令的決心。 為了進一步查清楚大宋國的軍事底子以備不時之需,樞密院還打算派人前往前線進行巡查,摸一摸大宋朝的軍事家底。 得到這個命令,邊境各軍終于一掃之前吃喝玩樂的奢靡狀態,被逼無奈也要重新拿起武器開始整頓軍備,演練軍陣。 之前對軍隊物資下手不是很厲害的軍官們急急忙忙想辦法查漏補缺,準備應付巡查官的檢查。 而那些對軍隊物資下手太厲害、吃空餉太過分的軍官則求爺爺告奶奶請各方幫忙,幫他一個忙,只要成功挨過去必有重謝之類的。 反正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上面終于要檢查了,下面總不能坐以待斃,全都動彈起來了。 不管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邊境宋軍都開始動彈起來了。 和當時趙開山攻打開封的時候完全不同。 宋軍全面整頓的消息當然瞞不過金軍的探查,邊境金軍各州很快就得到了相對應的消息,得知宋軍正在進行大規模戰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