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蘇詠霖的計劃中,是希望用治河的功績作為復興會的立身之本。 治河成功,不說萬家生佛,也算得上是大功一件,足以彪炳史冊,名留青史。 趙宋統治者們做下的孽,蘇詠霖帶著復興會幫他們把屁股擦干凈,這對于整個中原地區的百姓來說,都是絕對的好事。 以此功績作為復興會的立身之本,則復興會不會被輕易擊垮、搞臭。 等復興會走上正軌,蘇詠霖會不斷增強復興會的權勢,趁著國家尚未統一、規制尚未明確,提拔越來越多的復興會成員擔任重要官職,與孔孟門徒分庭抗禮。 反正眼下孔孟門徒還沒有投靠蘇詠霖的意思,他們還在觀望局勢,既然如此,蘇詠霖也不會腆著臉求他們出任高官。 可千萬別以為一個個的都是諸葛亮,而蘇詠霖是劉備,也不看看自己有沒有諸葛亮百分之一的本事。 隨著時間的流逝,復興會的成員會不斷增多,掌控的權勢也會不斷增大,加上蘇詠霖拉偏架,等到最后,復興會就是有別于如今的朝廷之外的另一個朝廷。 儒家門徒想要和蘇詠霖討價還價獲取權力,也要有他們的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如果這種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消失了,他們就沒有討價還價的資本。 到那個時候,學習儒術、參加科舉、進入朝堂的模式也會被復興會及其附屬模式緩緩取代。 想要真正的參與國家政治,就必須要加入復興會。 而若要加入復興會就要通過復興會的考試,經過復興會的考驗,得到復興會的信任。 復興會的考試當然不是以儒家經典作為基礎的。 蘇詠霖的計劃中,復興會的考試會囊括目前所能掌握的全部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知識,刨除無聊的儒家門戶之爭和無聊的道德爭議,以實務為基準。 用全新的考試模式取代被儒家經典填滿的科舉考試,改變人才選拔方式,修改知識分子們需要學習的內容。 真的到了那一步,用儒家權術構造出來的畸形世界也就差不多該到了終結的時候了。 這才是蘇詠霖的根本目的。 把這個畸形世界的根都給它拔掉。 儒術還是作為一門學說存在比較好,一旦被當做統治權術,連它本來的價值都不復存在了。 “復興會是一個很好的名目,一個看上去人畜無害的治河機構,內里卻可以任由我施為,我們不僅可以自己培養人才,也可以吸納真正的聰明人進入,有一個幼安,也可以有第二個,第三個幼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