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趙開山以領帥的名義封蘇詠霖做河北總管? 還要讓他自己去開拓? 這…… 這是要干嘛啊? 這是要公然分家? 蘇詠霖面不改色的看著趙開山,趙開山則怒氣滿滿地盯著蘇詠霖。 場面一時間極為緊張。 趙作良立刻反應過來,意識到雖然結局是預料的結局,但是趙開山的情緒太不正確了,于是果斷站起來打圓場。 “好了好了,你們兩個都在說些什么呢?同屬光復軍,大家都是戰友,是反金的戰友,怎么能說出這種氣話呢?這樣的話不可以再說了!” 趙作良圓場之后,其他人也反應過來,趕快站出來一起幫著圓場,說些場面話。 蘇詠霖先坐了下來,趙開山也隨后坐下,場面得到了緩解。 但是問題的核心并沒有得到解決。 蘇詠霖的想法是走出去,廣結盟友,策反天下,以舉世皆反戰略應對金國龐大的軍力和國力,逼得他們多線作戰,不得全力攻打光復軍。 趙開山則想修煉內功,占據山東之地,苦心經營,擴軍備戰,以迎戰即將到來的金軍主力。 兩人一個要走出去,一個要留下來,看起來,戰略路線上的矛盾難以調和。 會議桌上,一群人看著蘇詠霖和趙開山之間隱隱成型的對峙,感覺情況不妙。 同時也感覺時代變了。 之前蘇詠霖都是調和勢力,基本上是贊同趙開山的,然而這一次他卻旗幟鮮明的提出自己的主張,不接受趙開山的意見,也不屈服。 看起來戰功增長了,威望增長了,蘇詠霖也開始有脾氣了。 眾人都為此感到驚訝,但是驚訝歸驚訝,這樣的事情并非不在情理之中。 說他居功自傲也好,這是他自己打下來的功業,自己獲得的威望,不偷不搶,全憑實力,在這個造反群體里,這樣的態度是很吃得開的。 一些認為蘇詠霖會為了調和而做出妥協和讓步從而不惜損失自己的利益的人頓時就感覺蘇詠霖不一樣了。 他也是一個會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而做出斗爭決不妥協的存在。 盡管對方是他的【兄長】,以及領帥。 他不在乎。 他要堅持他應該堅持的,得到他應該得到的。 僅此而已。 趙作良可以說場面打圓場,但是涉及到戰略決策的部分,并非他所擅長。 現在場面好看了,但是核心爭論依然存在,兩人依然寸步不讓,誰也不愿意做出妥協。 趙開山甚至還在放狠話。 “雨亭,我知道你善戰,但是你畢竟年輕,不要認為只要打了勝仗就可以號召所有人一起造反,不是什么人都愿意造反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