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正是因為其耗時太長,且一旦做好發射準備之后幾乎不可移動,所以才只能用來攻擊,攻擊不可移動的重型目標。 且使用時軍隊整體需要處于戰略進攻的態勢,敵軍則處于戰略防守態勢,如此才能保證沒良心炮真正發揮出作用,否則你土坑還沒挖好敵人就一波反攻橫推…… 沒良心炮的缺點還不止如此,它自身的性能與操作的失誤也會帶來慘重的事故。 比如用來引燃發射藥的引線和炸藥包的導火索問題,沒良心炮拋送的炸藥包很多還是采用手工點火的方式點燃炸藥包的導火索,那么問題來了,如果點燃炸藥包導火索的同時也點燃發射藥的引線,可發射藥的引線失靈了而炸藥包的導火索卻沒失靈怎么辦? 正是因為這種專業工兵都無法解決的安全性問題的存在,沒良心炮才在我軍繳獲更多火炮之后逐漸退出了戰場,進入了軍事博物館。 土法的確可以造出很多種現代火器的簡易版本,但是這并非沒有代價。 想用土法逃避正規化生產所需要的技術、成本問題,去鉆空子,就必然要承受土法不規范操作本身帶來的反噬,而這種反噬產生的損失甚至會超過鉆空子本身帶來的收益。 否則人類為什么要追求標準化大工業生產呢? 大家一起土到底不好嗎? 說到這里,就不得不說一下很多歷史作者、讀者的情節,一是名臣名將美人情節,一是火器情節。 二者都是隨著網絡小說逐漸興起而出現的,當然我也有。 覺得名臣名將在手美人在懷,天下就是我的,也覺得穿越回過去只要分分鐘就能搞出強悍火器,沒有任何技術難度,分分鐘吊打土著。 但是寫的書越多,查的資料越多,年齡越長,對這種說法就越來越無法接受。 前者就不說了,后者稍微說一下。 或許也是中國近代過于屈辱,每個人心底里都憋著一口要復仇的氣,而早些年網絡上甚囂塵上的就是堅船利炮打敗了清軍的大刀長矛,以至于我們最后走向了敗落。 于是人們都認為中國的失敗純粹是因為火器發展不到位,只要火器發展到位,我們可以瞬間翻身,成為列強,揚眉吐氣。 讀者作者都受此影響,認為歷史小說中發展火器是絕對的正確,不發展火器或者沒有一穿越回去就立刻發展火器就是絕對的錯誤。 回到過去不立刻發展火器吊打一切?你是不是腦子有毛病? 無論面對多強大的敵人,只要發展火器,就立刻可以打贏,如果打不贏——那就發展更高級的火器啊,你是穿越者啊! 其實說真的,正常人幾個能手工制造哪怕一支火繩槍或者燧發槍的? 或許有吧,反正我不能,所以我寫的主角也不能。 他沒有系統沒有黃金大腦,有的只是模糊的歷史科技走向,知道少數火器知識,能畫幾張像模像樣的圖片都算是我給他開的科技掛了。 說起來,正常幾個人能知道早期火藥甚至不是粉末而是膏狀,燃燒起來相當不充分且有大量雜質的? 又有幾個人知道怎么讓火藥顆粒化? 厲害的從來不是天朝穿越者,而是能聯網的百度(所以我寫第一本貞觀攻略的時候給主角帶了一個百度)。 火器當然好,我當然知道,但是我把小說當做我的事業,每一本小說都是我的心血,我不想三章搞出火繩槍六張搞出燧發槍,三百章連坦克都出來了。 我也不是什么專業人士,硬往專業上湊肯定鬧笑話,而且很多東西真的只能流于表面,一筆帶過,講深了是要出問題的。 只能說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圍之內,我想盡量追求合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