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阿巴斯二世是一個有大智慧的人,所以他第一時間就派出將領(lǐng)統(tǒng)率大軍前往喀布爾增援。 這個將領(lǐng)就是阿巴斯二世最信任的人--古伊爾。 古伊爾打小便是阿巴斯二世的侍從,后來阿巴斯二世即位,古伊爾也水漲船高成為了禁衛(wèi)軍侍衛(wèi)長。 這個官職并不是那么高,但論跟皇帝的親密關(guān)系,無出其右者。 只要遇到重要的戰(zhàn)斗,阿巴斯二世都會讓古伊爾領(lǐng)兵出征,一來是為了磨練古伊爾,二來也是為了替他積攢聲望。 畢竟阿巴斯二世信任的人,一定是要在薩菲帝國內(nèi)有很高的聲望的,不然也壓不住別人。 在與奧斯曼人的爭斗中,古伊爾總能找到最取巧的方法。也許他帶領(lǐng)的軍隊不是打仗最轟轟烈烈的,但要論取巧恐怕無能出其右者。 所以古伊爾的官職也升的很快,如今已經(jīng)是薩菲帝國最高級別的將領(lǐng)。 這一次喀布爾人遇到困難派人來增援,阿巴斯二世第一個想到的人自然就是古伊爾。 作為波斯皇帝最信任的人,古伊爾自然也不想讓阿巴斯二世失望。 他很清楚眼下的情況十分危急。如果不能及時的趕到,那么莫臥兒帝國的軍隊很可能把喀布爾城夷為平地。 這絕不僅僅是一座城池,而是一種象征。 一種對絲綢之路控制力的象征。 波斯帝國可是好不容易好不容易,花費了無數(shù)的力氣才從奧斯曼人的手中奪回絲路的控制權(quán)的,絕對不能容許這么輕易就被人摘了桃子。 莫臥兒帝國作為南亞的霸主,古伊爾自然是聽說過的。 只是彼此之間鮮有爭端,就像是兩個不同獅群的獅子一樣,很明確的知道彼此雙方的界限在哪里。 貿(mào)然的進(jìn)入對方的領(lǐng)地,很可能會引來一場殊死搏斗。 一直以來,不論是莫臥兒帝國還是薩菲帝國,這個分寸感的拿捏可謂是恰到好處的。 可是最近不知怎的,莫臥兒人似乎有意要挑釁。 這就讓波斯人忍不了了。 所以不論從哪個角度看,他們都有理由要及時的出面,阻止莫臥兒人對喀布爾城的威脅。 只有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危機,以后波斯人的形象在這些小部族心目中才立的起來。 否則崩塌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 第(1/3)頁